APP下载

浅谈“STEM”教学实践方法

2018-08-24周莱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实践路径问题研究

周莱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机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将“STEM”教學法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深入研究“STEM”教学理论,不仅能发现其具有蕴含的独特教学理念,还能找到优化课堂组织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就“STEM”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探究,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STEM”教学法;幼儿教学;实践路径;问题研究

一、STEM教学法的含义及内容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统称,是将上述四门学科中教学理念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组织方法,利用四门学科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系统化教学。事实上,STEM教育就是将上述四门学科进行课堂联系的有机体。很多人认为“STEM”是独立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STEM”课程,但是在实践方面“STEM”是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四门学科形成的同步教学模式。在这四个领域中四门学科教师相互协作,每个学科都要融入一些其他学科内容,从四个学科角度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探究方法。对幼儿群体而言,采用“STEM”教学法进行实践化教学,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甚至能帮助孩子掌握多种实践技能,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技能认知模式。

二、教学案例演示

为了将“STEM”教学法全面融入到幼儿的课堂教学中,我借助工程论和系统论方法,以设计“动感小汽车”为教学主题作为案例,结合工程构建主义,开展“STEM”教学,其中数学与技术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需要引导小朋友计算和动手制作。

(一)教学目标。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认知,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设计出“动感小汽车”。汽车的外形、形态、颜色、样式由小朋友自己选定,自己制作。

(二)教学计划。首先要做好教学材料准备,包括硬纸板、剪刀、图画纸、水彩笔等,最好是让幼儿能从家庭生活中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制包括废旧易拉罐、水瓶、硬纸板等。结合工程设计理论,向孩子展示制作方法,要将具体步骤、制作环节一一呈现在幼儿面前,遇到学习能力较差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在言语上有给予肯定,尽量激发幼儿的信心。

(三)教学流程设计。这部分环节主要是老师要利用硬纸板、剪刀按照预先设计出的图形进行裁剪,要将动感小汽车的每个部件裁剪出来。根据剪出来的各个零部件的排列顺序按照设计图进行组装。

首先老师要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对幼儿进行引导,向幼儿展示正确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老师要负责观察动手能力不强幼儿的制作情况,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

(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课堂设计中,老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大胆画出自己要制作的汽车。可以设计出在水里行驶的两栖汽车,也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消防车,还有具有漂亮图案的小客车等。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汽车模型,但是在课程模拟中要注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敢于动手制作。

(五)教学评价。在引导示范之后,老师要结合学生想象自己用笔画出的汽车图案以及后期制作的动感小汽车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对幼儿的创造力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能让幼儿结合工程学以及数学计算方法,按照一定比例设计出有美学意义的小汽车模型,这样有助于强化幼儿的认知,让幼儿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方法。

三、教学反思

STEM活动“动感小车模型”设计的每一个课堂活动都是围绕幼儿的兴趣展开的,在设计活动开展的一周内,幼儿始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不仅在课堂实践环节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且对于课堂的关注度相对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事实上,在动感小车课堂教学设计中,每一位幼儿都是课程的参与主体,而不是旁观者,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幼儿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方式的直接体验,就是以动手探索为主,引导幼儿制作一些工艺品,或者是一些教学模型,结合“STEM”教学方法从工程组织入手,让幼儿真正掌握实践技能。STEM教育具有情境性特征,在这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系统中每一个幼儿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以一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以学科联系的方法融入到课堂中,它不是教授幼儿抽象的知识,而是从生活角度阐述知识原理,结合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完成教学任务。动感小车的教学设计实质上就是遵从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设计活动,幼儿通过自己想象如何制作出外形美观且独具特色的汽车模型。这样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真正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自主研究的方法获得实践认知。

综上所述,在现代幼儿教学中运用“STEM”开展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幼儿的动手能力,结合工程、技术、数学等知识学习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想象,让幼儿找到创作灵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创作出有价值的手工模型,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点评幼儿作品,帮助幼儿树立学习自信,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魏宁.美国“STEM高中”启示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2).

[2]冯华.STEM教育视野下的综合课程建设[J].中小学管理,2016(5).

[3]叶兆宁,朱丽娜,杨元魁.“集成式STEM”课程如何实现各领域的集成——以美国STEM课程单元《电梯》为例[J].人民教育, 2016(12).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实践路径问题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