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2018-08-24杨洪明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情境语文课堂教学

杨洪明

摘 要:进入21世纪,创新成为了时代的发展主题,当今社会是创新的时代,越来越需要创新的人才。教育也不例外,对于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语文后续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就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创新是多么的重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方面设境激趣。小学生主动地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既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在自己的情感实践中生成新的思维,这就是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置悬引趣。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中来。学生通过教师巧设悬念组织的自学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直至知道其中的奥妙。由此,学生便在兴趣盎然中学会新知。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综上所述,兴趣是一张高扬的风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兴趣,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新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更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每个方面,才能使师生共同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尽力为学生铺设学习成功的阶梯,提供学习成功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运用激励性的手段,对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支持和鼓励,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的确,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题,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焦点,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调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兴趣,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是质疑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处理重难点教学内容时,不是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通过问题探究,解决矛盾,而是要学生死记硬背或由教师满堂解释,向学生奉送真理,这种教学很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已有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质疑问难生成新的知识,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熟悉。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质疑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深问、“无中生有”,不畏权威,突破定势,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载体,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中寻找突破口,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不只是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个人只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都能成功。由此可见,发展、发挥、加强学生的创新潜力,有助于挖掘潜藏在学生身上的财富。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文的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快乐、成功、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使其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李菊琴.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

[2]張小茜.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10).

[3]朱云浩.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吉林教育,2016(28).

猜你喜欢

情境语文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