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 快乐阅读
2018-08-24林陈惠
林陈惠
摘 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就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使“阅读”成“悦读”。
关键词:兴趣;方法;条件;协力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洗涤灵魂,滋润心灵的绝好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幸福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阐述:要“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强调“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让 “阅读”成“悦读”呢?
一、兴趣引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一)巧设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教师声情并茂把孩子带入了一个个有趣、惊险、奇特、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告之孩子:故事后面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然后向孩子推荐相关读物。一次,我给孩子们讲《水晶球》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加,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而止,告诉孩子,后面更精彩,乘势出示《格林童话》告诉他们:想知道结局就读这本书。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孩子浓厚的兴趣,纷纷主动阅读。
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孩子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孩子“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读了《丑小鸭》,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兴趣驱动孩子主动阅读,在读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效果比任何说教更有效。
(二)研究题目,培养阅读兴趣。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它集中概括了课文的大意,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引导孩子研究课题,进一步理解题意,能使孩子初步了解课文题目与文章的关系,调动孩子阅读积极性。如阅读童话《和巨人比赛吃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指出:谁呀,敢和巨人比赛呢?为什么要比赛?结果怎样?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激发了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孩子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和阅读的兴趣。
(三)树立榜样,激发阅读欲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者菲尔丁说过:“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孩子心里。”因为有志向的孩子会在榜样中寻找自己将来的影子,并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或是能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如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孩子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如: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等进行评说、欣赏;经常组织孩子讲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孩子身边的“阅读小明星”用“现身说法”激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孩子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四)创设情境,刺激阅读兴趣。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孩子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乐中学,趣中获”。如分享绘本故事《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可结合优美流畅语言,配上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画面,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孩子在细听细看中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孩子善于模仿,范读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榜样。此时再因势利导,让孩子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故事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二、方法指导——使阅读更有实效性
只凭兴趣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收效甚微,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还要会读。
(一)排时间定计划。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严格遵守计划,长期坚持。早晨是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安排背诵复述任务;晚上较疲劳,可阅读轻松的书籍。
(二)领悟要求。要求一字一句阅读,字字见于书,出于口,发于心,做到眼看,心想,口诵,手写。
(三)指导记录。记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好的开头结尾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等。
重方法指导,正面引导,给孩子充分阅读时间,让孩子在读中学会思考,使阅读更有实效性。
三、创造条件——开发延伸课程资源
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一)创建图书角。为了弥补孩子书源的不足,动员孩子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孩子自己管理借阅。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孩子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三)指导孩子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孩子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抓文体,选读课外读物。《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介绍太空生活的科普性文章,让孩子在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然后,推荐孩子阅读相同文体的《给星星正名》、《太空人的生活》、《探索1号》等,也可以回去查阅其它的科普性文章。这样孩子就会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2.抓作者,阅读系列作品。《生命 生命》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杏林子。在预习课文时,让孩子抓住作者这一条线去查阅与作者有关的资料:(1)介绍作者生平的文章,了解作者成长历程;(2)阅读作者的作品,如《杏林小语》《生之歌》《杏林子励志小品》等;(3)查阅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孩子查到资料后,先自己认真阅读,然后互相交换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更是达到了课内外相得益彰的效果。
3.抓课文内容,阅读相关文章.根据课文内容到课外查找读物或弥补课文的空白,或解释课文疑难,或延伸课文内容等,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读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植物》一书吧,孩子查阅资料后就会了解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知识面扩大了许多。
四、齐心协力——亲子阅读共进步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确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最首要的是家长要能以身作则。如果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父母从来都不读书,又怎么要求孩子来读书呢?因此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倡议:“亲子阅读”。
(一)常给孩子讲故事。如果父母能经常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孩子听,日久天长,孩子各方面都会受益,最重要能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常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可以开阔孩子视野,了解到书的多样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最直接地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而产生读书的愿望。
(三)家里要有专门放书的地方。每天睡觉前全家一起看书,时间不一定太长,但一定要坚持。时间久了,读书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
(四)常和孩子“聊”书。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家长需要蹲下来,不要高高在上,让书中的营养滋润孩子的心灵。
(五)为孩子做读书记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为孩子做一个读书成长的记录,不但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的阅读很有帮助。做记录最好让孩子参与进来,用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
持之以恒地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阅读的源源清流必将滋养这些幼小心灵的成长,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每一位家长想千方设百计,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沐浴书香,让孩子快乐阅读,课外阅读这方热土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