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8-08-24袁淑娣
袁淑娣
摘 要: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综合与实践课有效实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搭建交流汇报平台,组织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性;实效性;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其实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要使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到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创设要体现现实性、趣味性,还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二、引导学生自主制订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数学问题后,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前,必须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就是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小学因为年龄比较小,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全部包办,这就需要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做好引导,做法是由扶到放,三、四年级以“扶”为主,五、六年级以“放”,扶放结合,要学生明确实验方案包括:名称、目的、过程、结论等,制定实验方案可以增强实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学生制订方案后,接着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开展研究性学习,一道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综合实践课的主体部分,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实验研究的过程的中可以不提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第一次的实验尝试,初步尝试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再交流问题、困难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教学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历经了制订方案、尝试用方案初步实验、交流遇到困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三、帮助学生有效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经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已经获取了需要一些的数据,学生往往不会有效的处理数据,也就是通过数据看本质,所以帮助学生有效处理相关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就显得很重要了,而有效处理数据也就是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数学化的,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数学思考,得出数学结论。如:在教学《滴水实验》,学生在纸杯上用针刺出一个小洞,模拟漏水的水龙头,在杯子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量筒接住漏出的水,实验时间为一分钟,为了结果更准确有些,有些小组还能像科学家一样多做几次实验,收集了几次实验的数据都不一样,怎样合理有效科学利用这些数据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这几次数据的平均数,让结果更科学合理。然后引导学生将利用收集到的一分钟的滴水数据,计算出水龙头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漏水量,在数据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一滴水在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的滴水量是渺小,但如果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流淌滴出水量就很大,认识到要节约每一滴水,加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整个活动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有效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的有效性。
四、搭建交流汇报平臺,组织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数据的处理,学生得出结论,一份由多位学生的共同研究,产生的实验结果形成,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数据和结论后,就忽视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结果、感受、发现问题等进行交流汇报,在实验后教师更应该搭建一个让学生汇报交流的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其实把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判断、思考等系列活动后得到实验成果,与同学分享交流是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情,因为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有了亲身经历,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感受,汇报交流活动中,同学们都会纷纷表达自己的体会、看法、得失,通过汇报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学生也能在汇报活动中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并与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对比,促进自己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五、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进行总结反思及评价,促学生成长
综合与实践课非常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进行总结反思及评价,总结的内容包括活动过程总结、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分析,活动结果总结,交流答辩,总结活动中偏重于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实践活动中得与失,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在教学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实验探究中活动获取活动结论后,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进行总结反思及评价: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评价,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不足的地方。而在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的活动结束,更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及学生教师之间的互评,让学生通过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反思总结自己身上的不足,在总结反思中不断促进自己成长。
总之,在综合与实践课中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搭建交流汇报平台,组织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注重对探究过程的进行总结反思及评价,促学生成长,适时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新的探索欲望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川新.沙市教科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