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在改进

2018-08-24吉慧英吉晓明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新课程改革

吉慧英 吉晓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不断完善,教学设备的不断改善也促进新课程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初中地理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时间安排比较紧,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得地理在初中的学习不能在讲解透彻上,全面上多下工夫。但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在不断地改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不断完善,教学设备的不断改善也促进新课程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初中地理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从最早的读图法、讲授法、分析法等又加了很多新的教法。

一、要改革传统地理教学方法,必须把创造性思维贯穿到教学中去

创造性思维本质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我们老师本身要有这种素质。现在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要把新设备使用的得心应手,还要为我所用。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思维方式上,得到非常有价值的锻炼,为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创造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讲授《白山黑水》同学们对某一段的特定历史不太熟悉,我就利用微课的形式,把他添加到预习的内容里,学生看到后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和探讨。调动学生积极、自觉的思维。通过给学生一个独立思维的过程,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出最清晰最合理的思路。

二、在地理教學中,采用启发性教学,创设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

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创设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关键作用。思维始于问题。一个好的问题,除了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还能激发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交通运输》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然后让他们回答为什么选择这种交通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我们要鼓励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老师继续推出一些新的带有特殊性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少方案。有相当部分是符合一定的科学性的。

三、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中学地理教材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彩,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认为不仅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而且还要创造一些条件,逐步把这种好奇心引到求知欲上来。我们讲完地球运动,加入夏季星空和冬季星空的变化,学生被我的描述和宇宙神秘感所吸引,对宇宙的探索产生了兴趣,课后兴趣不减的学生纷纷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不失时机的积极启发学生去探索,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去自己查阅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相互探究、发现,巩固了所学知识。把难于理解的知识,化解与学生的求知欲中。

四、校园数字化的完善,让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时空非常广大,地理现象也十分复杂。对于大量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不可能都亲身去感知获得表象,而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进步为学生提供了这一手段。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了普遍现象,如计算机、录像、幻灯、投影仪甚至包括最简单的直观媒体――地图。这些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学生对各种媒体展开的音、影、像,能在认知中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储备,使头脑中建立起完整而稳定的地理表象,这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充分的“原料”,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迁移成为直觉思维的原型启发,促进迅速产生感觉。在没有正常课堂压力,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对学生实施地理教育、使地理教学具有直观各娱乐性。利用地理教室、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地理知识,只要你了解学生,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五、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地理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参考文献:

[1]卞知伟.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01):12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新课程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