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创新性与实用性融入高中作文教学
2018-08-24冯俊杰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在语文考试内容中,作文的分值几乎占了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因此,不管是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方面,还是从考察学生作文创作能力方面,教师都应注重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良好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实用性的创作方式。
一、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内涵分析
1.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性。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创新性是指思维模式、立意方式、写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教师须依据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正是思维十分活跃、精力旺盛时期,他们往往有着很强的跳跃性思维能力,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创新也有风险,尤其是对于以高考为总服务对象的高中作文教学来说,没有把握好创新的度,那么将功败垂成,毕竟多数的阅卷教师还是习惯以平常的思维方式去考察一篇文章,而且他们也不被允许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作文中深层次的创新内涵,因而得不到阅卷教师的重视,因此,创新性写作是必要,却也需要谨慎。
2.高中作文教学实用性。相比于创新性,实用性具有更加保险一些。教师在进行实用性教学时,须注重培养学生把握作文得分点的能力,这些得分点主要分布在文章开篇、文章段落开头与最后的总结段落,把握住了这些关键点,等于架起了文章的骨架,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填实即可。但也须注重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如说明文要以阐述、解释为主,叙述文要突出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学生须充分抓住题目的要求,使得文章紧贴题意,才能创作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对知识的积累不够重视。语文作文的创作十分考察一个人对于语文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而要做到这个程度,则必须重视对知识的积累,唯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才能看到一个题目就联想到许许多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固然这些内容是碎片化的知识,固然不能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左右逢源、而下笔如有神”,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积累已经足以帮助他们创作出一篇800字的文章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重视平时的积累,没有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回顾,也没有将平常练习中遇到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积累,自然也就无法在进行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知识储备与素材资料,很多学生搜尽枯肠、绞尽脑汁,都无法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是没有道理的。
2.量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学生没有重视知识的积累之外,教师也犯了一个错误:过于注重量化的训练。量化训练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所谓练得多了,自然也就驾轻就熟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中,几乎每一周就有一场考试,也就是说学生每周至少要练习一次写作,这还不包括平时的写作练习。过于注重量的训练,只会过多地占用学生的时间,使得学生缺乏时间去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去积累那些还未完全消化的知识,只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练习,重复写作。这是没有质的保证的写作教学方式,如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还会抹杀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可能,产生厌烦、麻木的情绪。因此,作文教学过于量化也是妨碍作文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性与实用性的科学融入
1.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当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从而愿意动手写。当学生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之后,就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公共场合好好地表现自己是每一位学生内心的渴望,教师若是满足他们的这一要求,创造更多的機会来促使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那么将十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将学生的作文编入优秀作文选,发给学生家长浏览,其中最优秀的还有机会向学校报刊或者校外报刊杂志机构投稿,发表在报刊中是一件相当自豪的事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写作保持一种好感。其次,是及时对学生给予表扬。这是相对于批评而言的。适当合理的表扬方式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胜于直接提出批评的方式,尤其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直接批评一位学生将会对学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自尊心强的时期,因此,教师须善用表扬与批评的方式。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写作教学为例,该写作专题的主题是“你的生活很重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学会截取生活片段,从中获得思想的启发。当学生“不按套路出牌”地写出了一篇文章之后,教师不应当着急地将之否定,而应当仔细地分析文章,对该生新颖的思路和别具一格的写作方式给予肯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居然被教师认可之后,会得到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更加虚心地学习,并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比直接批评一位学生“作文离题”来得更有效。
2.将实用性融入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实用性是进行作文创作的有效保障,学生掌握了这一套写作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立意偏差,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注重实用性的创作方式不代表着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它也应当是多变的。教师应当在教授完一些基本的实用性技巧之后,再辅以具有创新思维的写作模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实用性写作模式,模式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应当学会活学活用。如以叙事体文章的创作为例,题目可以是写一件你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学生不一定要按照实用性模式来写,可以对这一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如使用倒叙写法或者插叙写法,人为地将事情的发展过程错乱开来,将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放在最前面,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再注意将结尾写精彩,避免“虎头蛇尾”。教师还须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其他文体作文的基本得分分布规律,不能以一种文体的写作规律来归纳所有文体的规律,这就是一种灵活的表现。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中的写作专题为例,该专题要求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写一篇叙事文,既要叙事,又要议事,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只需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将之与叙事的写作方式相结合,以事迹来佐证自己的议题,议事与叙事相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思路。在日常的学习中,须有意识地进行锻炼,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灵活的写作思路。
3.加强模仿训练,强调创新意识。仿写是一种较为基础的写作方式,适用范围较广。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文学体裁的优秀篇章,以供学生进行仿写。初期阶段的仿写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技巧为主,这个阶段学生会觉得模仿起来有点吃力,因为知识的运用与技巧的锻炼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不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模仿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后果,类似于“画虎不成反类犬”;到了仿写后期,学生则应当将重点放在文章内在逻辑和内容之间的搭配与衔接之上,这对学生的要求就较高了,如何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思维了。如教师在讲授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设想一下假如自己是一位失明者,该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要求学生以创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生来是一位盲人,以盲人的思维模式来想象这个世界的美好。或者想象自己是作者海伦·凯乐的好友,负责将世界的美好描述出来,带领她一起体会光明、体会幸福。又或者将故事进行续写:海伦接受了捐献者的眼精,通过手术第一次见到了光明的世界……这是由仿写过渡到自由发挥的体现。可见仿写有助于学生逐渐地展开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
4.学会在生活中搜集素材,注重积累。古往今来成功的作家无不以生活作为创作的素材来源,作家尚且十分关注生活实际,强调做一名生活的有心者与发现者,更何况高中生呢?因此,学生应当深入到生活实际中,对实际生活进行细心地观察,并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与体会的习惯,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解决学生积累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方式扩大知识面。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标,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学生的知识短板补齐。如很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很难得到提升,教师则向他们推荐一些精彩的议论文,多多研究分析别人的写作方式,抓住议论文的创作要点,紧扣题目展开论述。此时仿写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后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是一种比較妥善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性与实用性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强化自身的写作技巧,并学会从生活实际中汲取创作的源泉。教师应将作文创作的实用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创新性使得作文更具有新颖性,而实用性则是对创新性的一种约束,使得创新性为实用性服务,而不至于写得太夸张,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全面提升其的写作能力。
冯俊杰,江苏灌云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