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的冷思考

2018-08-24张淑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整本书文本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提供了足够大的心理空间,每一个读者都能找到安放自己精神的坐标。只有精选书籍,合理引导,自主阅读,才能切实实现整本书阅读“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的意义。随着“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还须冷静思考。

一、关于“整本书”的选择

“修改意见稿”专门指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把握长篇小说、人物传记、学术论著等不同类型整本书的特点。可见,“整本书”不仅仅指文学类的,还包括实用类、论述类的等等,所以,任何一本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书要进入课堂,都须接受教育的考量。

1.“整本书”教育与教学价值的评估。任何文本要进入教学,就要接受教育与教学价值的评审,这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伦理与学术意义的审查,而且是对文本教育与教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在传统课文教学中,这问题事先已经以教材的权威方式做了规定。所以,笔者认为“整本书”要进入语文教育体制内,登上课堂,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对象,是否有益于当代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语文素养的提升,则是语文教育者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可忽略的。

2.“整本书”整体意义的思量。进入课堂的“整本书”并不是指出版意义上的整本书,而是指真正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或具有主题独立性与生命独特性,或在内容、思想上自成一个完整体系。相对于单篇选文,“整本书”容量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宽度,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并不是几篇文章的任意组合。

3.“整本书”阅读的合理安排。“整本书”的阅读,还当综合考量每一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品质,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并做好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以既能增进学生知识、又能锻炼他们阅读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传承文明为选择的原则,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实际接收能力,采用如先文学类经典著作、再历史类经典著作、再哲学类经典著作、再文物与博物馆类经典著作等等的顺序阅读,逐级加大阅读的难度,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霍林姆斯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对阅读材料产生了兴趣,阅读的内驱力被调动起来,阅读的自主意识才能提高。強烈的阅读期待是阅读活动开展并能保持持久的关键。因此,如何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产生并保持持久的兴趣,则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1.转变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提升“整本书”的阅读地位。课程标准修改意见稿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机制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与整本书阅读的“整”强调的精神产品的生命独特性、精神独立性与文化逻辑的贯穿性相契合。教师转变基于篇章式教学形式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整本书阅读对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思维训练、精神强健、境界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整本书阅读,由课外阅读提升到课堂阅读、课内外结合阅读。

2.确定“整本书”的阅读方向和目标。不可否认,任何精神文化产品,即便是经典名著,精华也与糟粕并存,都或浅或深地影响着读者,尤其是思想上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中学生。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语文教师当确立书籍的阅读方向和目标。当立足于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并且还要符合他们的阅读期待,让整本书的阅读在学生精神成长和语文学习中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它的“骗术、权术、诡术、心术”无处不在,显然与当代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格格不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学生开读之前确定学生的阅读方向和目标。不防像余党绪老师那样,将其定位在“生命的体悟与人生的理解”上。

3.尝试“整本书”与其他文本的比较阅读方式。整本书中有着丰富的文本资源,将一个独立文本与相近、相似、相同的其他文本进行比较对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多角度、多层面地感悟作品。也只有与其他学习内容比较整合中,整本书阅读才能有效地参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与其他文本的比较,才能真正达成阅读的目的。

张淑娥,山东平度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整本书文本
走进经典著作的深处
《论语》整本书阅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一部需要所有中国大学学生和教授阅读的经典著作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