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复习备考举措
2018-08-24魏欣婕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高考考查重点之一。对此,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知一类诗,通一类诗”。
一、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尝试着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复习兴趣,转变学生对古诗词的畏惧心理,大幅提高备考效率。首先要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用一颗“诗心”去带动学生,比如举例:唐代郑啓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驢和诗人,好像是一对天作之合的拍档,为什么宋朝诗人喜欢骑驴而不是骑马呢?用奇闻入境,让学生在备考时充满激情与好奇,变被动为主动。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例如古诗词背诵大赛、诗词文化常识大赛等,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检测了复习备考的效果。
二、激活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进入高三前,已经学习了十余年的语文古诗词,本身就拥有大量古诗词的储备。与其再给学生重新讲解一遍那些早已传授过的知识,不如设法激活学生原有的记忆,去消化吸收那些囫囵吞枣却没有好好揣摩过的背诵内容。对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东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对知识储备中的诗词加以总结,比如让学生总结相似意象的诗词或者宋朝诗人的爱国情节,还可以从语法上让学生总结语句跳跃、词语错位的诗词,而诗歌语言的跳跃会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另外,还可以对已学篇目加以整合,比如在唐代的边塞军旅诗中,有一种浓郁的汉代情结,学术上称为“膜汉”: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所以才能解释“秦时明月汉时关”。
三、加强学生对时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读诗赏诗,只要抓住了情与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和百无聊赖。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也能反映作者的心态。作者与学生所处年代之间存在巨大时空差异,导致语言运用习惯和方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往往给学生理解诗人所蕴藏的深刻内涵造成较大的阻碍。比如在“妻子”一词中,现代只是单单指丈夫的配偶,不存在让人误解的歧义,而在古代却是用来指代丈夫的配偶和子嗣两个人,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很容易在理解上出现差错。还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可怜”的意义,就不能准确把握全诗的情境。又如与人约会而久侯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就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诗人的心理。
四、引导学生做好诗词分类
由于诗人生活的年代,个人的遭遇和抱负理想不同,导致他们的作品也大同小异。对此,学生不加区分地一股脑学进去往往会让知识点更加混乱,难以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教师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把诗词按照其内涵,背景进行分类,比如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等等,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往有相似相通之处,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知一类诗,通一类诗”。通过将诗词按其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可以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同类诗词的掌握程度,进行同类诗不同描写对象或不同类诗之间的比较,更加明确意象、意境、情感的区别,积累常见的描写手法专业术语,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进入到高三语文的复习备考阶段,要更加重视古诗词这些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好对不同类型诗词的分类工作,总结教学方法,提高备考的效率,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成绩得到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丽彬.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科教育》.2012 02 06
[2]易少彬.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教学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第270期》.2016 06 30
魏欣婕,北师大(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