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线索,诗化体验

2018-08-24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诗化摩托车亲情

【创课缘起】

“亲情”这个话题是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生活体验的话题,但是现实中,特别是初中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亲情观,往往只图享受,忽略感恩;只有自己,没有家人;只有物质,情感淡薄。针对这一有必要写、有话题写的主题,我们应该把课堂重点放在回顾上,让学生从生活细节的点滴中去感悟。你一点,我一点,让学生在七嘴八舌中产生共鸣,情感相通,但每个人的故事却又各不一样,这就要唤起学生独特的亲情体验。

【创课思路】

1.捕捉线索。让话题开启生活的闸门,让话题成为聚焦,让生活再现,文章就立起来了,中心就明晰起来了。

2.展现细节。感动在于细节,精彩在于定格,那一刻的记忆便是真实可触的。课堂成为了学生们的相册,记录的是成长路上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3.诗化体验。当生活的画面开启后,情感的流露必不可少。此时不是有没有情感,而是不知如何表达,如何感动自己,还能感动读者。诗化亲情,便能触及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诗化亲情,还需要具体指导,这里提供几种典型素材,供学生学习情感表达的技巧。这既是写作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

4.拟写提纲。让学生来拟写提纲,这是有了文章之后反过来进行推敲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思路,先拟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再去创作。课堂完成写作提纲是最高效的写作指导课成果。

【教学现场】

一、课堂导入

师:请说一个含有“家”的四字短语,并且要求“家”的意思和“家庭”有关。

(明确:家有敝帚、家丑莫扬、保家卫国、国破家亡、家破人亡、家徒四壁、丧家之犬、成家立业、白手起家、当家立事、安家落户、打家劫舍、大家闺秀、家长里短、家家户户、家道中落、齐家治国、拖家带口、忧国忘家、倾家荡产、万贯家私……)

师:看几段视频(全国经典亲情视频展播)后,请以“家”开头说一句话,或者为“家”做个注解。

生: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星,是沙漠中的绿洲。

生:家是生活的起点又是终点。

生:家是避风的港湾,疲惫人生的栖息地。

生:家是我们最重要的地方,最熟悉的地方,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覆水难收,破镜难圆的地方。家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地方。

师:课前我们要求大家品读了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李森祥的《台阶》四篇范文。你发现这四篇文章的共同点了吗?

生:都是叙事抒情性散文,都是写亲情的,都有写作线索……

师:是的,这几篇课文通过“背影”“台阶”“散步”等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人、事和物,向我们展现了感人的亲情。我们把这些潜藏在生活中令人感动的“背影”和“台阶”在文章中称作线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线索”。

(屏显)

在文学作品中,线索是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或情感。一部叙事作品通常只有一条线索,复杂的事件也有多条线索的。线索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如果有了好的生活素材,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读课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内容集中,脉络清晰,中心明确,条理井然。

师:总之要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亲情类的作文,我们就要紧抓一条中心线索,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去挖掘亲情中最珍贵的人、事和物,去诗化独特的生活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四项活动,围绕“抓住生活线索,提炼写作角度,诗化亲情体验”这种思路,学写亲情类作文。

二、教学步骤

(一)活动一:选取素材,捕捉线索

师:展示你用照相机或日记记录下的家庭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人、事或物。生活中令“我”感动的有————————,请补上线索。

学生回答汇总:妈妈的手、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脚印、妈妈的唠叨、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额头、爸爸的背影、爸爸的手腕、奶奶的叮咛、爷爷的拐杖、弟弟的玻璃球、姐姐的发卡、那把伞、那封家书、那辆单车、那条小路、那座石桥……

师:原来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细细品来,竟然可以让我们如此感动。这些令人感动的平凡小事不就是生活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写作线索吗?假如以“手”为线索,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學生回答汇总:妈妈勤劳能干的手;爸爸维持生计的手;妈妈那双为我缝衣钉扣的巧手;爸爸给我施以惩罚的手;妈妈那双结满厚茧的手;爸爸那双把我举得老高老高的有力的大手;妈妈那双为我轻轻摇着蒲扇的清凉的手;爸爸那双抚摩过“我”后脑勺的温暖的手……

师:生活中一双双平常的手竟在大家的发言中显得格外亲切,格外感人,这些生活的细节不正是独特的写作角度吗?如写父亲那双把我举得老高老高的有力的大手,这是疼爱着“我”的父亲;如写父亲那双抚摩过“我”后脑勺的温暖的手,这是关爱和鼓励着“我”的父亲;如写父亲维持生计的手,这是艰辛的父亲。可见,在丰富的生活琐事中,我们在抓写作线索的同时,还要提炼独特的写作角度。下面,我们就结合生活体验选定一个中心线索,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角度,列写作提纲,然后请同学们谈谈你选取的线索及其独特的写作角度。

(二)活动二:定格瞬间,展现细节

师:请结合生活体验,将片段一中“父亲挥手送别”这一瞬间定格展现出来。

(片段一原文展现)将走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出来相送,父亲腿脚不方便,我便没有让他出来。可车启动了,我却看见父亲在远处挥手送我,那手臂就是一道最美的弧线——爱的弧线。

(学生修改后展示)将走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出来相送,父亲腿脚不方便,我便没有让他出来。可车启动了,我却看见父亲在远处挥手送我,他那双在田里劳动过大半辈子的手,布满了沧桑的岁月痕迹,在风中微微抖动着,终于父亲的手艰难地举了起来,在空中画出一道最美的弧线——爱的弧线。

(教师修改后展示)将走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出来相送,父亲腿脚不方便,我便没有让他出来。我在车里坐定,朝着窗外的人挥手,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父亲倚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他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这时车启动了,当我向那山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父亲的手臂已在空中画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爱的弧线。

师:修改后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生:修改后,父亲挥手与“我”告别的举动更加令人感动;修改后,深深的父爱让那道爱的弧线更美丽、更感人……

师:教师修改后的片段以“父亲的手臂”为线索,通过父亲挥手送别的细节描写,抒写了感人的父爱。我们通过定格这一生活瞬间,展现了感人的生活细节,让亲情更美丽、更动人。可见,写亲情类作文就是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典型的细节,精心打造,做到细微处见亲情。对于亲友在关爱瞬间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要做详细生动地刻画。总之,只有定格生活细节,展现感动瞬间,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那么,我们不妨根据活动一完成的写作提纲,将生活中感动过你的瞬间写一段文字。

(学生课堂练笔后交流)

(三)活动三:诗化体验,抒写感悟

师:亲情总是那样充满着诗意。只有诗意的解读,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亲情。比较阅读片段二和片段三,谈谈抒发情感方式的不同。

(片段二)父亲的手就像雨伞,为我的生活遮风挡雨。父亲的手就像树根,为我的成长输送养料。父亲的手就像风筝的线头,永远在那一头默默牵挂着我。我要用最自豪的声音向全世界人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我爱我的父亲,我也爱父亲的那双大手,即使你己衰老,但你始终是我们父子俩情感的纽带,谢谢你大手,你辛苦了。

(片段三)爸爸的鼾声就像是一组民族乐器,正面对着夕阳在空旷的田野上演奏着人们早已不再陌生的乐曲。慢慢地,慢慢地,声音飘到了草原上。可在草原上,只剩下那短短的余声依然在碧海蓝天中回响。在生活中,有很多事会发生。再平常不过的事,只要你换一种角度或心境去看,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美好。在我的眼里,爸爸的鼾声也美丽!

(学生谈抒情风格的不同)

师:可见,写亲情类作文要善于诗化生活体验,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景抒情,还可以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总之,诗化生活体验,抒写亲情感悟将起到点化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加生动地展示感人至深的动情亮点。结合自己选定的线索,根据片段中不同风格的两个例句,任选其一来仿写。

(屏显)

(仿写一)父亲的手就像雨伞,为我的生活遮风挡雨。父亲的手就像树根,为我的成长输送养料。父亲的手就像风筝的线头,永远在那一头默默牵挂着我。(提示:用比喻和排比句直接抒情)

(仿写二)再平常不过的事,只要你换一种角度或心境去看,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美好。(提示:关联词造句,议论性抒情)

(学生结合自己写作的线索仿写,完善写作 提纲。)

师:再平常不过的亲情,只要你抓住有独特视角的生活线索,定格展现生活瞬间,诗化生活体验,就一定能感悟到亲情的动人之处。

(四)活动四:美文赏评,拟写提纲

根据学生写就的文章进行赏析并评比优劣,教师予以点评指导。

【创课所得】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和生活。忙碌的现代生活和紧张的节奏,使我们渐渐地忽略了身边家人的感受,也疏远了与他们的情感,不少学生和父母有“代沟”。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家人的处处呵护已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存在“唯我独尊”“凡事多为自己着想少,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意识,只会享受爱,不懂得付出。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察觉到自身的缺点进行反省,并逐步改正。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其中的情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过的是平凡人的生活,生活中固然不乏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但更多的是平凡、朴素、深沉地埋在心底、不着痕迹的爱,特别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往往蕴藏在平凡琐碎的生活小事中,不易被觉察。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能力,加深对亲情的感悟,提升做人的品位。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关键是要情动辞发,而不能为文造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与表达。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养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样才能写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本课从“家”谈起,从亲情视频公益广告中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正式进入到写作教学层面。再从课本中写亲情的经典课文入手,找到“线索”这一本课的关键密码。有了这个密码,不谈写作,只需拿着线索梳理生活,就有数不清的感人细节。教育就是唤醒,此时,写作技巧就显得非常多余。

【学生作品】

爸爸的摩托车

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虽已是清晨,天际在雨水的冲刷下现出可怕的暗沉。我伫立在楼道里等待爸爸踩燃摩托车,不经意间被雨丝濡湿了头发。

天边的墨色中裂开了缝隙,绽出了丝丝缕缕微弱而诡异的光。我知道时候已经不早了,但爸爸这边毫无进展。我撑起伞,走入雨幕之中,向爸爸示意后便匆匆朝车站赶去。

爸爸的摩托车,故障真是越来越多了。

依稀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突发奇想,决定买一辆摩托车。在当时,对于家境普通的我们而言,摩托车算得上是件奢侈品,爸爸的想法自然就遭到妈媽的反对。我不知道爸爸是如何说服妈妈的,只是清楚地记得,某天爸爸笑着将一辆银白色的摩托车推到我面前。阳光下,干净张扬的银色和爸爸眼中的自豪如此耀眼。

爸爸的摩托车,竟也有那样光辉的时光。

曾一度以为摩托车是最好的家用交通工具。对比起自行车、汽车,我还是更中意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座上,让路边景色映入眼帘,让清爽微风拂动发梢。上学、放学、公园、广场,爸爸的摩托车载着我奔驶在路上。我却从未发现,一直倚靠着的爸爸的背,渐渐驼了。

爸爸的摩托车,原来也曾让我开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对爸爸的摩托车产生莫名的反感。它跑得越来越慢了,外观不够好看了,发出的噪声更大了,更让人厌恶的是,在下雨天特别难启动。对于爸爸的摩托车,遗留在我心中的情感只有百般的挑剔。也曾对着摩托车的主人抱怨过,而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笑而过。雨水拍打着伞叶,清脆之声却只让我愈加烦躁。我明白自己很可能会迟到,于是又开始抱怨爸爸的摩托车的不争气。

爸爸的摩托车,也变老了,也不经用了吧!

我只顾避开积水快速行走着,竭力不去想象我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外被老师训斥的狼狈场景。突然,身后响起熟悉的喇叭声。我回过头去,爸爸骑着摩托车越来越近。我看见爸爸穿着的蓝色雨衣覆着摩托车,只有在雨衣被风撩起的刹那能注意到远不如昔日耀眼的颜色。在昏暗升腾的雨气中,那一抹银色还是尤为闪亮。摩托车一点一点靠近,那些色彩却融化在雨中不再清晰。它载着我在拥堵的车海中穿梭,它载着我在林荫大道上行驶,它载着我感受流泻的月光,它载着我穿过呼啸的寒风,那些点滴蜂拥而至,占领了我的心。雨水冲走了我对它所有不好的情绪,唯留下感激。

爸爸的摩托车,载着我穿行于渐渐逝去的流年。纵使它会慢慢老去,失去往昔风采,但它始终都会在我需要它时出现,不计前嫌地带我走出雨季。一如爸爸,即便不再年轻,却永远陪伴着我。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430000)

猜你喜欢

诗化摩托车亲情
新词入诗重在“诗化”
永不凋零的亲情
“本”性的诗化建构与文化纠结——阿来《河上柏影》简论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大笨狗酷比多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图侃天下
清明话亲情
废名诗化小说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