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阅读分享课评析

2018-08-24张军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段落西游记名著

语文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阅读量来完善。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名著阅读量,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开展课外阅读分享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通过阅读分享能够增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但在开展阅读分享课程时,需要通过精准的定位来与课内阅读教学形成区别。因此,本文结合黄老师的《西游记》阅读分享课,讲述一堂被“戏”化的名著阅读课。

一、精彩段落赏析向学生展示名著的艺术魅力

1.赏析形式分析。黄老师在进行《西游记》阅读分享课时,采用了精彩段落赏析的方式。从其所使用的段落赏析方式可以划分下不同的几个类型。(1)老师推荐。黄老师在阅读分享课中主要是通过精彩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西游记》中的几个精彩段落进行了赏析。同时黄老师在朗读时,融合了评书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听戏的感觉来感悟他所推荐的精彩段落,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提升了对《西游记》的阅读热情。(2)学生推荐。这种推荐方式主要是采用了小组阅读的形式。黄老师通过安排阅读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将其阅读中感觉到精彩的段落推荐给其他同学。而且在黄老师的要求下,这个阅读小组在推荐阅读时,加入了一些自身對《西游记》的理解,让其他同学更加渴望去感受其文学作品中的魅力。(3)角色朗读及表演。这种推荐方式需要阅读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将小组阅读过程中觉得精彩的段落进行展示。黄老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在朗读所推荐的精彩段落时,加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朗读。这样的一种展示很大程度上活跃了阅读分享课气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以表演的形式参与到阅读分享课程当中,让其分享课更加具有“戏”化特征。

2.呈现方式分析。黄老师在进行分享《西游记》阅读课时,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美猴王》的精彩段落,而是选择了孙悟空前往东海龙宫向老龙王索要兵器的段落。这段精彩段落所描写的是悟空的持兵器——如意金箍棒的由来。黄老师正是抓住了学家务事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通过极赋生动的朗读让整个分享课更加具有生动性及趣味性。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戏”化的氛围中,对《西游记》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此外,黄老师还选择了悟空与二郎神交战的段落,在进行分享时黄老师将双方交锋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老师朗读以及阅读小组的联合表演下,让整个分享课体现出了《西游记》不同故事所具有的有趣性。并在阅读分享过程中,添加了一些具有想象力以及生动的语言,增加了整个故事的吸引力,让学生对《西游记》有了新的认知,并能够感受到其名著所具有的阅读价值。

3.阅读重点的选取。对于《西游记》这部名著而言,总共有一百多个回合,黄老师将其一百个回合进行了划分。并分享给学生不同回合所讲述的故事与主题。在此环节中,黄老师结合《西游记》的主体部分及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方便了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以通过合理选取的方式开展重点阅读。比如:在其作品的石头育猴、大闹天宫等片段作为重点推荐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其片段进行详细阅读。此外,黄老师还提出了,在阅读《西游记》时,可以从几十个故事中选择自身所喜欢的故事或者不了解的故事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之后,还需要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感受进行赏析写作。通过这种方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对《西游记》中的整体故事情节有一个把握,并通过合理选取来进行重点阅读,将精力放到了所选取的精读内容当中,可以利用有限时间来精读《西游记》。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黄老师在进行阅读分享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西游记》中师徒取得真经的片段,来引导学生对《西游记》进行剖析,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戏”化的方式,吸引学生对其名著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对其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理解作者在创作《西游记》时的意图及意境。

在分享《西游记》阅读时,还将虚幻的神魔世界与当前现实生活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经历磨难之后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进行了映射,让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思考,引导学生懂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可能是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切记不可轻易放弃。

黄老师的《西游记》阅读分享课,通过“戏”化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通过精彩分享让学生对《西游记》的真正思想精髓有了新的认知,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张军英,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石厦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段落西游记名著
心理小测试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