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思考

2018-08-24唐羚王宇孟婷婷姜力群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唐羚 王宇 孟婷婷 姜力群

摘 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下,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培养方式无法保障其培养质量,如何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改革,对研究生质量保障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学位授予与考核方式以及反馈监督体系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过程;专业学位

一、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

为保证教学质量,应严格执行导师及带教教师的甄选及管理制度。制订导师考核评价方法,定期对研究生导师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其学历、职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及带教能力、医德医风等是否具有教师资格。在甄选中以医德医风为首要考察对象,选择能够对学生言传身教、树立自身榜样的导师。同时建立导师问责制,明确导师职责,对新聘任导师进行相关培训。但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需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轮转于各个科室,无法长期于导师身边学习,导致有些学生处于“放养”状态,导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在培养过程中建立“双导师”联合机制这一举措,不仅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立导师指导制度,也在临床轮轉中安排对应科室的指导教师,明确正、副导师相应的工作职责,协调处理好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导师指导与培训带教的关系。由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指导等工作。安排具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医师作为轮转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并组建指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对导师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打破了导师资格终身制,促使了导师的继续学习,一方面也避免了导师职能的缺失,规范了对学生临床培养指导过程。

二、完善学位授予与考核机制

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应建立健全的学位授予体系,对学生是否达到授予学位标准进行考核。重视对学生不同培养阶段的考核。在轮转科室结束时进行出科考核,对该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轮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培养中期对学生阅读文献水平及医学知识进行考核;毕业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及毕业论文答辩考核。同时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管理,严把开题关,确保选题科学,贴合临床,具有原创性、创新性、临床实用性。为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学术不端,实行论文审核制度,毕业论文的审核一般由学校先进行检测其是否具有学术抄袭的不端行为,并将论文送于外校多名该领域专家处进行盲审考核论文是否具有实用性及创新性,后由培养基地各科室组织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最后决定该生论文是否达到学位标准。学位授予及考核体系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对每一环节考核的监督管理,也要执行分流淘汰制度,如在考核制度中试行一定的重考率和不合格率,对未达到研究生学位授予水平的研究生进行延期毕业或者取消其获得学位的资格。该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淘汰,而在于督促,增加研究生的危机感,加强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形成有效反馈监督体系

对研究生培养的及时反馈及监督是发现问题、改进过程的关键。学生为接受教育的主体,重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今国内许多医学院校会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工作等的评价;重视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安排提出的意见及对培养过程指出的不足;组织学院进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评估;关注社会对学校专业型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认可度,统计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医院质量等信息,组织人员走访用人单位,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做好信息调查反馈工作,做好调查信息公正、公开化,结合对教学质量的监督考核体系,评估现阶段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指出在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相关部分将结果反馈到相关学院和培养基地,督促其进行改革;医学院校每年有大批学生进入附属教学医院进行医学实践,如何完善高校与培养基地间的管理机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极为重要,高校可定期在学生中开展调查问卷,并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导师的评价反馈给培养基地及带教教师,通过对基地、教师的多级监督,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多体系的联合,构建包含招生、教学、实践、考核、教师、反馈各环节的立体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才会不断提升。归根结底,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教育,应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高水平医疗应用型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双规合一,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创新理念,在培养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条件设施健全,并建构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才可能即节约医疗培养资源,又培育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尹思源,杜一华,李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重庆医学,2015,18:2586-2587.

[2]刘琴,张玲.构建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99-100.

[3]汪洋,宁黎,余全红,汪华侨,高久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4:57-62.

[4]齐殿君,欧凤荣,林建阳,沙平,杨礼夫,赵唯,刘冰,李会波,吴美红,于晓松.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本科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63-64.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西部理工科院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