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8-08-24方奇
方奇
语文期刊是语文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研究者进行学术传播、构建联系的重要平台。语文期刊在一定时期及范围内,对语文教研具有导向作用。语文期刊本身也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以语文期刊为中心,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考察并梳理语文研究现状,从而明晰语文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或许是语文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部分创刊时间较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语文研究专业期刊。因部分期刊一刊多版,本文所选期刊为学术版、教师版或高中版。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源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本文关注的是当前语文研究状况,因而检索时限设定为2013—2017年。以五年做为一个时间段,以十一份期刊[1]为例,进行样本分析(见表一)。
二、研究过程
通过对比语文期刊栏目设置、刊文类型、刊文数量等,来考察当前语文研究关注点及一些共性问题。
经过检索,发现大部分期刊2013—2017年常设主栏目基本固定(个别期刊变动较大[2])。为直观起见亦考虑篇幅因素,本文尽量将期刊子栏目罗列出来。部分期刊,个别年份、月份子栏目稍有调整,本文相应添加(见表二)。
本文还选取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并罗列出期刊栏目、期刊专题(见表三)。
“表二”中十份语文期刊,在栏目设置及选文上体现出一些特点:
(一)实践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
这些期刊中教学实践性文章居多,教学理论性文章所占篇目相对较少。说明语文期刊仍然以服务一线教师为主。这些教学实践性文章对一线教师往往有着直接的引导或帮助,以解决一个或数个具体问题为主。它们从教材、教学、课程、考试等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直接的智力资源。总体而言属于语文微观研究。
从栏目设置上看,这些期刊主栏目大致在6-10个左右。大部分期刊主栏目下教学板块设置较多,刊文亦较多,体现出教学导向型特点,如《学语文》《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个别期刊,教学板块设置较少,理论研究板块相对较多,体现出研究导向型特点,如《语文建设》。还有部分期刊,体现出教学教研并重特点,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
(二)突出教学板块
这十份期刊都设有教学栏目,有的教学栏目划分较细,刊文也较多。基本上涵盖了教学的方方面面。
1.重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这十份期刊,有九份专设了阅读或作文教学栏目。这显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也跟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方式、赋分方式相关,因为阅读和作文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大。可以预见,这些期刊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单独设置栏目的做法,会一直延续下去。
2.重视文本解读。这十份期刊,有六份专设了文本解读类栏目。另有三份虽未专设,但在其他栏目中得以体现。如2014年,此栏目《中学语文教学》刊文58篇、《中学语文》刊文51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文42篇,《语文建设》刊文34篇,《语文教学通讯》刊文20篇。这从侧面反映了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每个人都应高度重视并强化文本解读的能力。
3.关注语言、文字。语文的学科属性决定其必须关注语言、文字。这十份期刊中,有八份期刊设有语言文字类栏目。如《语文建设》“社会语文”栏目、《中学语文》“语言万象”栏目、《学语文》“汉语广角”栏目、《语文教学与研究》“语言”栏目、《语文教学通讯》“语知”栏目、《语文学习》“语言”栏目、《语文教学之友》“说词论句”栏目、《语文月刊》“语海拾贝、咬文嚼字、知多一点”栏目。对语言、文字的关注与研究,应当会是语文研究者用力的一个方向。
4.关注考试。这十份期刊都设置了“考试测评”类栏目。语文期刊设置此一栏目有为考试服务的目的。个别期刊在关注、研究考试方面用力尤勤。如《语文月刊》,全年出版十二期,其中有三期全部用来研究、指导考试。另有个别期刊,高考后当期用大篇幅来探讨分析高考试卷、试题,如《语文学习》。关注与研究考试,是语文工作者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期刊在这方面应当还会强化。
(三)新颖性与趋同化
这十份期刊栏目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部分栏目较为新颖,如《语文建设》“学术前沿、真语文研究、语文博客”栏目;《语文教学与研究》“名家访谈、争鸣”栏目;《中学语文》“语文教育论著评析”栏目;《语文教学通讯》“人物”栏目,《语文学习》“名家·访谈、语文校长谈语文”栏目,《中学语文教学》“成长·发展”栏目。
上述栏目具有思维前瞻、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等特点。这些栏目从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者、学科建设等方面,引发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如《语文建设》“真语文研究”专栏,就引发较多讨论,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本身。《语文建设》“钩沉”栏目则大量刊发阐述民国时期国文教学的文章,为当前语文教育提供一种参照与借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语文教学与研究》“教材钩沉”栏目更是用12期的篇幅,刊载了李斌先生探讨语文教科书的系列文章,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
与此同时,期刊栏目新颖的背后,不乏栏目趋同的现象。语文教学的实际,决定了期刊栏目的设置必须契合语文教学的需求。因而就不难理解,为何这十份期刊中有九份栏目重合度较高。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栏目趋同,导致选文趋同;选文的趋同不免导致语文研究的线性发展。
表三中期刊专题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当前语文研究的关注点。综合另外十份期刊,近五年关注较多的有:专题教学、阅读教学、新材料作文、考试评价、教材研究、選修课程研究、“真语文”研究、语文审美教育、名家教育思想、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互联网+语文教学、语文课改、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等。
这些关注点大致显示了当前语文研究的特点:
(一)稳定性与延续性
语文研究始终关注常规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考试评价。稍加梳理,不难发现此类文章在期刊中刊文频率最大,刊文数量相对较多。在语文教研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这些教研关注点还呈现出强化的趋势,尤其是考试评价。语文教研中,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考试评价的关注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二)时代性与变革性
语文研究既要遵循学科规律,也要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王旭明先生大力倡导的“真语文”研究,是对当前课堂教学的一次反拨,语文研究界也有大量的文章呼应。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语文教学求变之路还是可取的。此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热议,折射出当下教育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焦虑与诉求。传统文化始终与语文教学保持联系,只是在当前国家高层的关注下,二者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最直观的体现是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一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也开始尝试并丰富起来。从国家教育顶层设计来看,新课标的制定、新教材的开发正逢其时,有对过去十几年(相对2003年课标而言)教育教学的回望与反思,也有现实的驱动与需要。语文研究也相应在变与不变中演进。
(三)自觉性与局限性
当前语文研究比以往时期有了更多的学术支撑。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依托的语文教育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在理论及实践研究中积极介入。以温儒敏、巢宗祺、王尚文、孙绍振、谭邦和等为代表的高校学者纷纷将研究视角下移,以极大地热忱关注语文基础教育。在过去但不限于五年中,他们聚焦高考、教材、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话题,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这些学者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切的现实关怀和执着的实践精神推动语文研究,显示了当前语文研究的自觉性。
语文研究除了专家、学者、教研员外,实际上最重要的群体是一线教师本身。语文专业期刊上通讯作者仍以一线教师居多。他们普遍关注教学、教材(文本)、阅读、写作、考试等,但对教学中作为主体与主导的学生、教师,却关注不够。特别是从学科视角研究语文教师本身的文章,数量依然有限。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基本素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造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语文教师的幸福感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语文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研的主要力量,聚两种身份于一身。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对自我认知的漠视与消解,显示了当前语文研究的局限性。此外,当前对高考全国卷的研究热火朝天,但众声喧哗中却缺少对“地方卷”、“地方教材”的回眸与冷静省视。新高考、新课标的研究应该在共时与历时的维度中审视与深化。形势的变化、研究热点的变化,让语文研究不免局限当前。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当前语文研究关注较多的有如下主题:专题教学、阅读教学、新材料作文、考试评价、教材研究、选修课程研究、“真语文”研究、语文审美教育、名家教育思想、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互联网+语文教学、语文课改、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等。当前语文研究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时代性与变革性、自觉性与局限性等特点。
当前语文研究大多聚焦在教学个体经验的阐述上,而深层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阐发相对较少。由语文实践研究走向语文理论体系建构,是语文研究者需要继续用力的地方。语文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范式等也有必要讨论、厘清或树立。当前语文研究的视域还可更加开阔,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如引入其他学科理念、方法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
作为语文研究的重要阵地,语文期刊应该肩负起更大的使命,为推进语文研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具体而言,有如下展望:
(一)语文期刊的学术担当
1.引导语文理论体系研究。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不少实绩。尽管如此,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也不能忽视。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等诸多“元理论”“上位概念”的研究、阐释发明远远不够。语文研究不能避难就易,回避这些看似不言自明,实则高深堂奥的内容。如果没有比较扎实,基础性、系统性的语文理论体系建构,要想把语文研究深入、深化是不切实际的。开展语文的“元理论”研究,形成语文理论体系、形成语文学科规范,这是件劳苦功高的事。语文期刊要大力引导学界推动语文理论体系研究。
2.引导学术争鸣搭好平台。开展学术争鸣,营造学术批评的良好氛围,对语文研究十分必要,如《语文教学与研究》就刊发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文章,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著名作家叶开先生就曾在该刊开辟专栏,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现状,引发多方讨论。2013至2015年,该刊刊载了程少堂先生与王林先生就“语文味”教学理论争鸣的多篇文章[3],反响强烈。其他专业期刊上也不乏争鸣文章,但总体而言,目前学界争鸣的意识与氛围还不够浓厚。语文期刊要善于引导,积极搭好平台,促进学术争鸣、学术繁荣。
(二)语文期刊的发展方向
1.语文教学改革的旗帜。语文期刊要做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语文期刊本身要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问题意识。语文期刊栏目设置对语文教研有一定导向作用。杂志社在栏目选题策划方面,需要紧跟当前语文学科发展形势做出相应变动。此外,有影响力的语文期刊,应当善于主动提出一些学术话题供语文界思考探讨,从而促进语文研究。特别是在当前新高考改革大幕已经拉开的背景下,语文期刊更应勇立时代潮头,引领语文教学研究走向改革的深水区,如同上世纪《读书》杂志在思想界起到的重要作用。
2.学术本位与品牌立刊。“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语文期刊要坚守自己的学术立场与学术品格,坚持刊发高水平的文章,引导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语文期刊要在语文研究中确立权威性,为语文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语文期刊定位虽各有不同,但要有鲜明的品牌意识。一份优秀的刊物,要有品牌栏目或特色栏目,如《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栏目。本文考察的十份期刊,有些亦可称为特色栏目。好的品牌对语文研究及刊物自身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3.学术传播与新技术融合。语文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传播的媒介。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期刊编辑等共同组成了语文研究群体。语文期刊应努力让他们良性互动,并让语文研究成果在学界共享。在智力资源共享的今天,让学术效益最大化,是语文期刊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在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语文研究也要突破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新技术融合,如建立期刊网络资源库,语文期刊微信公众号、语文博客等。
四、余论
语文期刊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同时语文期刊也是促进语文研究的重要推手。当前学界对语文研究学术史的爬梳整理还十分有限。语文研究更多是共时研究,而非历时研究。如果将语文期刊纳入语文研究学术史的视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进行考察,语文研究定会有新的创见和收获。语文研究的视角和路径是多维的,而研究语文期刊恰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注释: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二次文献,故而单独列表,以示区别。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年改版,期刊栏目变动较大,本文表二中期刊栏目为改版后内容。原栏目为:本期头条、探索与发现、新观察、特级教师三人行、课文教学与研究、语言岛、作家语文、两重奏、作文路、阅读场、语文考试指导、语文现状批判、我们语文组、教研成果园、桂子山。
[3]程少堂:《从语文味到人文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缺乏学术素养的"批评"可以休矣》(《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王林:《“语文味”教學理论批判》(《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0期)、《“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另有争鸣文章,邓维策:《“语文味”理论符合学术规范吗?》(《中学语文》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