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教写作
2018-08-24刘福新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目前初中生作文选材的现状令人担忧。生活的土壤贫瘠,生活的积累贫乏,对生活的思考肤浅甚至不去思考,所有这些都已成为制约着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反映在中学生的习作中,则是生活素材选择的空间非常狭窄,要么就是那么几个老生常谈的人生故事,要么就是那么几个司空见惯的书本材料;翻开学生作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选材陈旧、事例老套、生搬硬造、无话可说,甚至弄虚作假;几年、十几年前的范文素材被学生套用屡见不鲜。作文选材了无新意,千篇一律,甚至中考作文也是如此。针对学生这一现状,教会学生巧妙选材至关重要。
中学语文课本节选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每篇都是作家精心构筑的艺术殿堂。巧用课文选材,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要让学生明白,选材就是要为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服务的,应该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多角色选材
我们要表现的人物,一般情况下不只有一个身份角色,而是多重身份角色,为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立体感,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主题,那就要着眼于人物的多种身份,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素材来表现。例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就母亲“担当”的多种角色,选取不同的材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母亲性格的不同特点,在读者面前成功展示了教子有方、宽容隐忍又不乏刚性的慈母形象。作者选取三个角度:首先是我的母亲(恩师、严父、慈母);其次是家庭的组织领导(当家后母);再次是家庭利益的維护者。角色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这就从多方面展示了母亲性格,成功塑造了母亲形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在表现人物时,可以针对不同角色选取不同的材料,展示人物性格中的不同侧面,更好的为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服务。
二、铺垫衬托性选材
有的学生写人,一篇文章仅举一个事例。尽管是祥写,但不免令人感觉很突兀、很孤单,就好像用这一个事例来证明什么。行文单薄,人物形象不丰满,而读者也不信服。很明显,选材没有处理好铺垫衬托这个环节。用作铺垫衬托的素材分量可轻一些,叙述略一些,也可用概述方式。但要明确铺垫衬托的材料,与重要材料要一致,都要围绕表现主题服务。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朱自清写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一事很感人。但如果没有前文的父亲为送自己踌躇、和脚夫讲价钱、嘱咐茶房、捡座位等一系列小事的铺垫衬托,“买橘子”事例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震撼力。因为前文几件小事表明,父亲已在尽力为儿子的行程操心费力,最后,通过买橘子把感人的父爱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买橘子事例也就不显的孤单、突兀,前文的铺垫衬托起到应有的作用。前面的铺垫衬托和后文的买橘子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突出主题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学会选取铺垫衬托材料,既使文章显得厚实,增强说服力,又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
三、从细微处选材
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一味选取所谓大事要事、突发事件作素材,来表现人物突出主题。这种选材思路有缺陷,有时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相反会影响人物形象,削弱文章表现力。
例如:一位学生写《我的母亲》时,选取母亲在深夜背着发烧的自己去医院看病,很明显想通过这个事例,展示母亲无私的爱,突出母亲的形象。咋一看,这个事例确实比一般事例要好,更有表现力和支撑作用。但仔细一想,这样选材是不好的。背发烧儿子看病是几乎每一个母亲都能做到的,确实不足为奇,显示不出母亲特别之处。这个素材显然就没有表现力,也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倒不如选一些小事,别人容易忽略,在母亲看来很有意义,对我又很有帮助和教育意义之事。既突出母亲对我的关爱,又突出母亲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相比较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为了突出母亲对自己的管教之严,作者并没有选取母亲惩罚自己打架骂人之类的事例,而是选取自己因说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的训斥责罚的生活事例。从而体现母亲管束之严,表现母亲严于教子、善于教子的特征。这个事例相对而言比较小,应该是“微”。但就是通过这个“微”,能够反映母亲严于教子这个大问题。相反选“打架骂人”之类的“重”材料,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理解这个道理,学会用辩证的眼光选材用材,对写作一定会有帮助。
四、创新性选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创新,发掘、汲取、加工。为此,在学习了都德《最后一课》后,作文课上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场面:上课铃一响,老师怒容满面地站在教室门口。铃声一落,我走上讲台声色俱厉地冲着学生说:“今天有人反映我班学生翻学校院墙,影响极坏,现在非查出来不可!”还说给这个同学一次认错改过的机会,自己主动站出来。学生议论纷纷,不外乎抨击这种错误行径,自己没有翻墙。这时,我故意从讲台走下来,用审视的目光从一排排学生面前走过,并且连问到底是谁干的。走至后排,我故意站在一位调皮生面前,盯着他足足看了一分钟,意思是:这位是“重大嫌疑”人。可以想象,就是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架不住老师这样无声“审讯”,凌厉的攻势,无疑从眼神、表情、坐姿方面表现出一种惊恐不安与无法接受。这时,他已经成为全班同学注意的焦点,猜测到老师心中已有线索,“案”破在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并没有看到“真相大白”的场面,只见我疾步走向讲台,回头向大家微微一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上课之前》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家记叙刚才发生的事。由于事先精心安排,情节触目惊心,学生亲眼所见,心有所感,言之有物,原先需两堂课完成的作文练习,现在一堂课顺利完成。很多同学的作文把情节写得次序井然,具体细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理想的写作效果呢?实践证明,从教学活动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培养学生有效观察和合理想象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选材、组材的方法。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兴趣定势,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像这样有目的、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地观察与思考,学生自然文思涓涓而生,滚滚而来,由愁写、厌写变为乐写、善写,何乐而不为呢?
五、发散性选材
写文章尤其是命题作文,不能停留在字面肤浅选材,必须作深入思考。在准确理解把握词语全部涵义的基础上,思考题目蕴含的比喻义、象征义,挖掘题目深层次的涵义,选材才有新义和深义,文章才能写得新颖,主题开掘才能够深刻,给人的启迪才更有意义。
例如命题作文《考试》。我们应把“考试”的概念内涵先弄清楚。凡是能够检验知识水平、意志耐力、思想意识、守法观念等的测试考查,都可以称之为“考试”。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写经历的某一次期中期末的文化考试。那样,写不出新意。拓展思考空间,想一想“考试”比喻义,就可以把入学军训磨砺作为写作素材。突出自己怎样经受体力尤其是意志毅力方面的考验。有一篇课文《考试》描写这样的场面:一间教室里马上要举行优秀学生选拔考试,而让人感到刺眼的是教室门口却横着一大把苕帚。参加考试的优秀学生,一个个都从大苕帚上跨过,竟没有一位学生伸手去扶起苕帚,对横在门口的苕帚视而不见。待学生都坐下来,并没有进行文化考试,主考老师就告诉坐在座位上等待考试的学生:“今天,考试结束,没有一位学生能够符合优秀学生标准,一个重要的考题所有同学都不合格。”然后,老师指了指那把依然横在门口曾被学生跨过的苕帚,转身走出教室。这场考试显然是考察的学生思想意识,考题也很特殊,结果出人意料。文章这样选材就比较新颖,远远比选文化考试要好。文章的立意也就比较高,给人的启迪也就更深刻。
在选材时切忌大、高、假,而要眼光向下,在自己感知的生活素材范围内,提取筛选能够突出人物、服务于主题的材料。根据写作要求选准用好现有材料,并围绕选材用材养成观察、积累、分析、综合的好习惯。
当然,作文选材问题还有很多有待探讨的内涵,巧用课文,教给学生巧妙的选材方法,学生就能在已有的积累中准确筛选素材,提高选材用材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刘福新,江苏沛县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