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产业集群化研究
2018-08-24夏红艳刘冬梅
夏红艳 刘冬梅
摘要:休闲农业是以三农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本文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旨在通过产业集群减少问题。凸显优势。
关键词: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产业链
近年来,休闲农业的潜在商机和发展趋势,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休闲农业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低档同质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过低;缺乏整体规划和政府支持;没有形成独特品牌,功能单一,针对这些普遍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出路。
针对休闲农业出现的瓶頸和存在的问题,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产业集群化是其最佳选择。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提高话语权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既利于立足,也便于长久:延长了产业链,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品牌,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化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促使更加专业,更具活力,更有特色的品牌形成;有效进行资源整合,使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减少盲目性,促使效益最大化。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建议:
1纵向完善产业链,横向加快资源整合
我国的休闲农业要进行“合纵”“连横”。从纵向来看。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产业链中研发、生产和流通3个基本环节附加值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态,我国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游生产管理阶段,而产业链上游的品牌经营,设计研发、原材料定制等环节及下游的市场开发,售后服务、营销推广、宣传力度、产地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有效对接等环节都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我们应该调整策略,将重心转移至“两端”。其一:在下游的流通环节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感受和体验,征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的反馈意见,从而在上游的品牌经营阶段,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即以下游产品的市场反响为上游的设计研发提供现实依据,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其二:品牌设计与现代科技、美学原理等一些现代元素结合,以达理念超前,然后将这些新的产品通过各种宣传、免费体验等方式推荐给消费者,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达到引导消费者的目的。总之在纵向方面,我们要深度挖掘农业资源,在种植、农作物的观赏、采摘、深加工体验游、文化熏陶等方面进行连贯性开发,向社区养老延伸,发挥医疗健身功能。从横向来看:要进行跨界联合、跨行业协作、和区域联动,打破产业界限和区域界限,创造各行业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与机会,建立行业间务实有效。形式多样的专业化、社会化协作配套体系。
2发展完善行业协会
积极组织农民和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入股或组建行业协会。引导他们由分散。零星的旅游接待活动转向组织化、网络化经营,由自给自足独立运作的个体经营转为分工协作,配置合理的经营体系。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严格控制准入门槛,对产业带进行高标准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发展辅助和市场营销的相关信息。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休闲农业融合了旅游业和农业两个产业,涉及农业、旅游、规划、水利、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这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造成休闲农业要素难以整合,不能有效发挥其整体功能。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必需建立联动机制,克服“九龙治水”现象。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形成发展休闲农业的合力,统筹城乡发展机遇。共同推进现代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要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的规范标准;掌握休闲农业发展动态,建立系统、真实的休闲农业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为各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了解休闲农业人力需求,为休闲农业人员有效的培养指明方向,为招聘信息的发布提供可靠依据和高质量服务。同时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旅游信息化管理,及时向社会发布休闲农业旅游信息,引导旅游消费。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休闲农业的品质提升和服务质量。而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其一是“内培”。即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从事休闲农业地人员普及旅游知识、民俗文化、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的培训,从而提高休闲农业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同时休闲农业可以与一些高校无缝对接,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将高校的调查报告、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融入休闲农业,同时可以借助高校的场地,设施。设备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落到实处。其二是“外引”。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退伍军人、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施展才华。我们可以借此东风,为休闲农业引入专业精湛。理念超前,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休闲农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