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活教学资源,共享思想盛宴

2018-08-24钱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荀子孔子教材

钱艳

一、教材——深度激活的起点,教师学生的依托

教材资源作用之大无庸赘述,而附中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受条件局限往往就是读、译、背,一节课下来学生连笔都很少动,教材仅仅成了借以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垫脚石,无疑造成这项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要跳出陈旧低效模式而在文学鉴赏的梯度深度上体现出“高”字,应首先从一般文字浅易,理解难度不大的经典作品入手,把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学生容易忽略,而又与鉴赏的核心问题有密切相关之处,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深层次探究挖掘教材内涵,有效提高其语言敏感度及探求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挖掘”首先从教师备课开始,列举几个“深度激活”教材内涵的例子:

1.《劝学》作为儒家经典,微言大义式的春秋笔法是其独特的话语言说方式及解读模式,一字之褒贬,重于万言,这种文学话语方式往往很隐晦。如能挖掘兼具“微言”之形式和“大义”之内容的文句进行思辨,必能引导学生面对古圣先贤之时探幽发微的思维方法。

2.荀子素有“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之誉,其将《劝学》作为《荀子》首篇,必有苦心。本文是如何体现其“集大成”之思想高度的?

3.《劝学》原文洋洋洒洒近两千字,而教材仅选其中292字独立成篇。这一凝聚数代编选者深厚语文学养的“裁剪”,其苦心孤诣,一众教师、莘莘学子虑及于此,参透三味的能有几何?

不仅诸子,史传作品亦如此。除各篇“语言推敲”所举,再列一二:

4.《崤之战》中蹇叔哭师,非但大煞风景,更犯出师大忌,论死罪也不为过,可秦穆公为何不做当面斥责,仅仅“使谓之……”?

5.《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无奈去职返回封地,见到热忱欢迎的百姓时,“顾谓冯谖”,一个“顾”字,体现他当时何种心理?

6.《鸿门宴》中樊哙闯帐,“目眦尽裂”,他是真要和手握生杀大权的西楚霸王翻脸吗?他如何把控外在的怒与内心冷静的关系的?这说明什么?

7.《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嬴连施妙策,大事将成,功绩显赫,却为何要预告信陵君,自己将“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

上述想法、质疑、提问。都是教师对教材先行一步深入思考,盘活教材资源的结果。将这些思考散布于教学过程,按照课程进度,视学习氛围,适时抛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之体会到思考的乐趣,一改以往乏味的学习模式,极大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所以,教材“激活”的力度深度,直接证明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教师资源的“盘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材资源的激活者,一是学生资源的挖掘者。随着自我意识觉醒,附中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明显增强,但限于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往往无从下手。笔者一面深研教材内涵,一面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因势利导,引路点拨,抛“疑问”、点要害、排障碍、拨疑难,组织自主学习,通过丰富活泼的教学方式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宽阔的桥梁。

以《劝学》实授过程为例,侧重展现教师这个资源“激活”的结果:

1.课前预习布置阶段

(1)搜集与阅读

提供阅读书目,如《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乔炳臣、潘莉娟编著)、《新读诸子百家》(鲍鹏山著)的相关章节;

介绍影音资料,如《百家讲坛》葛剑雄的“我读经典:荀子的启示”、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人性本善》等;

给予若干搜索关键词,如“荀子”、“先秦”、“集大成”等,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网络,培养其通过信息技术来搜寻、占有、分析、甄选以及运用材料的能力。

(2)学生遵循上述指导完成大量阅读,同时在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即组织指导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研讨,以分组竞赛方式,围绕“孔孟、老庄、荀子在学习观上的异同”,“我看荀子”、“荀子给我的启示”等专题,或准备问题以诘问他组,或写成文稿以备回答质疑,或制做PPT准备课堂PK。个别同学索性直接挥笔成文准备当堂一抒感悟。

2.课堂组织教学阶段

教师除了充分借助教材的“课前导语、课文旁批、泛读导引”指导学生阅读,带领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做全篇的文字疏通、内容理解之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引领学生,将备课阶段挖掘教材所得,分层分步逐渐呈现展开,或介绍,或解释,或提问,或质疑。不必个个求解,却能由浅入深、由窄渐宽、由此及彼的同学生一道遨游于与古圣先贤的思想交流之中,共同畅享精神盛宴。

还可以再列举几个教师的课堂提问示例——

(1)相距两百多年的两位思想大师同样重视学习。《论语》开篇首句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荀子》开篇则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两句话的内涵差别何在?何因?

(2)如何理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品德的养成与神明的思想智慧是否有必然联系?为什么说具备了德行就会有通明的智慧,就会成为圣人?

(3)荀子的学习观和先秦其他诸子有何异同?这一观点是否体现了他的思想高度?

……

另外,课堂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更需打起十二分精神,这对教师能力、学养、水平、精力,都有相当要求,甚至事关敬业精神,与照本宣科的模式相比,显然需要教师资源的深度激发。

3.课后作业的布置亦须教师用心,比如写作布置:《我看荀子》;微写作:《孔子PK荀子:我说学习》;又如场景描写:《侯生壮别信陵君》、《我闯进了项王大帐》……

此环节是教学相长的最佳契合点。

“学生的主体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发”。教师通过多角度挖掘教材,引领学生探究思考,“把学生逼迫得苦苦思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才去开导他”(孙绍振语),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文言文教学于枯燥中见趣味,于单调中见繁复,于平地起风波。当代青年学子跨越兩千多年“叩问”先贤,与古代哲人实现“零距离”的思想撞击,整个过程激荡着思考的波澜。

这种围绕教材多重释义而展开的多层次深化阅读,使师生双方充分结合,深入互动贯穿课程学习始终,呈现动态平衡,进一步诱发两个教学资源不断超越自身初始状态而产生更深的“激活”。师生共享探究乐趣的同时,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获得长足进步,有效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挖掘教材、组织教学的主导能力亦获得质的提高,实现了师生“双赢”的最佳结果。

三、学生——教材、教师资源激活的落脚点

“盘活”学生资源,要以充分考虑、努力发挥附中学生思维特点为前提,教师精细备课、精心布置预习为基础,采取最能展示附中学生优势、长处的“给力”措施,使学生资源的挖掘达到最高值。当教师凭借激活自身潜力去激活教材内涵,进而与激发学生积极性“三位一体”的充分结合之时,就收获了如下可喜成绩——

例1.小组PK

学生依托教师布置的预习指导,模仿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规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提出问题。教师对各小组所提题目做点评、打分,商定(控制范围、难易度等)后,该小组即在课堂上以此题目与其他小组PK,同时回答对方小组所提问题,评判团(教师与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组成)按照PK双方答题情况赋分,总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介绍若干学生质疑、提问、PK题目,虽不失浅薄粗糙,仍可见激活效果:

(1)“劝”为何解释为“鼓励”?荀子到底鼓励人们学习什么?荀子《劝学》为何要以“学不可以已”为中心?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否矛盾?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否相同?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

例2.学生“应战”发言摘要

——显然,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荀子和孔子强调的程度不同,荀子把它提到一个不得不为之的高度,而绝非孔子的取悦自身。同时荀子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而非“子曰”,这不仅加强了论述的力度,也隐晦地告诉我们他与孔子观点的区别。(李美)

——当今社会我们要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胸襟,明白孟子“不专心致志,则不得”的道理,懂得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追求。脚踏实地,“知行合一”,这样才算真正的学习。(陈诗萱)

——孔子希望知识分子改变世界,故而提出“仁”。孟子企图权贵者改变世界,故而提出“仁政”。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岳江宇)

——道家强调“绝学无忧”,只有不学习才不会有忧愁,感觉好像老子不赞成学习,但实际上他只是认为学习不只是学技巧,而要学真谛,就是所谓的“道”。好比过河需要筏子,学习的不是过河用的筏子,如何运用筏子,因为过了河,筏子也就扔了,主要强调的是为何要过河,过河后要达到什么境界。对比荀子的学习观点,我认为老子可能是更偏向于内心,内在,灵魂的修养,而荀子更注重学习方法、行为规范,也更系统,更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李雅欣)

例3.习作摘录

——我很钦佩荀子。不管从精神上,还是思想贡献上,在那样一个时代,面对质疑,面对压力,荀子像是一个沉默的战士。如果孔子是圣人,则荀子就是至人,孟子就只能是君子。孟子是一滴水,孔子是一条河,而荀子是大海。三人不可同日而论。荀子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荀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先河性思想,如果说孟子是唯心主义,那么荀子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说孔孟是中国文化的探路者,那么荀子就更像是探路者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对于学习,荀子在劝学中把他的思想表达得十分清晰,并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 (李拾齐《读〈劝学〉看荀子——谦虚的学习者,勇敢的革新家》)

从上述举例可见,“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中,唯有“学生”要素的充分激活调动,方能使教材的博大精深、教师的殚精竭虑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中收获知识,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发表看法、聆听意见时养成理解异见、欣赏对手的品德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由被动的“答案和分数的打工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究者、合作者、创造者,变成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学习者,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体。

四、盘活教学资源的保证条件和必要性

(一)盘活教学资源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合力。教材、教师、学生三项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需要教师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充沛的学习精力、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为保证,还要辅之以足够的语文课堂学时,并且借重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体系、考试制度等一系列观念的突破与制度的创新。而后者就不是凭教师一己之力可以办到的了。

(二)上述教学实践既体现“教学相长”原则的切实落实,学生创新思维的生动呈现,又是应对语文高考改革的必要准备。2016年北京语文高考改革势必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提出更新的要求,其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载体的文言文必将进一步占据重要位置,面临这种形势,笔者在附中所做的有效尝试更加凸显其必要性。

参考书目:

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 2012.9版

錢艳,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荀子孔子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