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 找寻教改策略
2018-08-24吴爱红
随着新课程标准发布,要求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面临这改革,目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均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融入了多方面的内容,如日常生活事物,道德品质教育等,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强大,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了多方面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方方面面都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讲解,在教学中并没有突出重点,从而导致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混杂。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树立三维目标离,部分教师更注重情感目标的树立,但事实上是将情感驾教育融入在其他目标中,各个目标的树立并不明确,甚至教学目标的制定并没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也没有与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心理特点来制定,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并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甚至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失去了教学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不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中生动的知识内容肢解,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导致课文中的知识点支零破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足。最典型的是教师让学生找文章中喜欢的内容或句段来学习和阅读,背诵等,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但却脱离了内容情境和语言环境,使语段和词句失去了原本的魅力,从而脱离了对课文整体的认知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对教学重点缺乏准确的理解。在新课标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对阅读的感悟,理解和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对情感体验进行准确把握,甚至将朗读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点,并重视学生对文本阅读经验的积累,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形成语感,而不是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认为当沉淀了一定的语感后就可以对语言进行有效应用,但实质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其转换为应用,语言材料积累和反复的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在练习中获取知识,获取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对学生展开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培养,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讲述,在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三维目标的树立,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而对文本内容的真正理解,并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要根据不同的文章要求,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增添学生的阅读感悟,才能对文章整体进行充分把握,并对文章的各个部分加深理解。在新课标下,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整体把握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充分树立整体观意识,从小处着手,对课文内容以及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行整体把握,并对语句的含義及表达感情及观念进行揣摩,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上来看还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整体把握,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就要明确教材编制目标,并树立教材编制整体框架,从不同的视角对教材进行审视,使教学和教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在新课标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本色语文”的要求,即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从辩证的角度对语文本色进行落实,包括本质、本貌、本真、本体等,回归自然,言简意赅,要做到华而不实,摒弃多余的修饰,教学内容应是简练的,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三维目标的树立进行精简和整合,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从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学改革仍需要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并做到与时俱进,体现三维的教学目标,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吴爱红,甘肃武山县杨河学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