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上语文“预习提示”的启示与妙用
2018-08-24雷霞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问世后,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对这版教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的“预习提示”因只存在于教讀课文中,且置于每篇教读课文之首而引人注目。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不重视课前预习的工作,几乎也不会指导学生怎么样去做预习,于是学生也就没有预习的意识,预习就变成了一个形式上的作业。因此相较于之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部编本初中语文改进了预习模块,对语文实际教学大有裨益,这成为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
一、“预习提示”的构成及功能的实现方式
部编本的“预习提示”相对于人教版的“预习”做了相当大的修改调整。课文的“预习提示”都是由两段文字来构成,短短百余字,简短精炼。除文字以外,某些课文的“预习提示”旁还有作者的人物肖像画,以中国现当代的名家为主,如朱自清、鲁迅、老舍等,“预习提示”旁带有作者插画,这是较之前的人教版语文最不一样的地方,七年级上册中这样的课文共有7篇,占教读课文的31.8%。
王本华认为“预习提示”“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预习提示”的作业功能经常是布置一些勾画的作业和非书面的作业来实现,如《植树的牧羊人》中“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编者给学生安排了非书面的作业——“默读课文”,紧接着布置了圈点勾画的作业,更重要的是同时告诉了学生作业的要求:“关键词语”、“重点语句”和“段落层次”,由词语到语句再到段落,既有重点又有层次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富有操作性。
通过和以前的人教版的比较,发现相对于作业功能,部编本“预习提示”的助读功能的实现形式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知识积累,感悟文本内涵。学生在预习阶段时,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匆匆浏览,找不到与文本内容的共鸣点,从而放弃深读文章,导致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部编本的“预习提示”善于抓住学生与文本两者来吸引、启发学生阅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预习提示:“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有过怎样的童年时光?阅读课文,看看小时候的他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是初中生怕学的、不愿意读的,这里编者提示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唤起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对刚逝去不久的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不像原来教材预习“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这样单刀直入的方式切断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共鸣点,部编本的“预习提示”通过类比联想,学生对文本的亲近度更高,也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接受文章的主题。《济南的冬天》也是通过勾起学生的经历来进入预习模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提示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一方面,相对于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部编本教材在“预习提示”中就体现出对阅读方法的重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但人教版的预习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够,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人教版语文只在单元导读里面提出要朗读、默读课文,但每篇课文的“预习”部分几乎没有提到阅读方式。部编本的教材的“预习提示”中却处处可以见出它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预习提示“试着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以采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编者先指出阅读方式,即默读,然后给出具体要求和指导——不分心、不停顿,猜读或者跳过去,这样以求达到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另一方面,部编本教材更加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如基于《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它的预习提示便指出“课文中的许多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能唤起你对事物的细微感觉。阅读的时候,注意体会”,在预习的部分指出来,便是提醒学生要关注文中的景物描写,它的特征是细腻、生动,这些提示会帮助学生去提升自己对语句的鉴赏能力。
第三、提示文章内容,提出目标明确的思考方向或指向性问题。这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最常见的一种助读方式,先指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再循循善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如《猫》《植树的牧羊人》《狼》等。《植树的牧羊人》的预习提示写道:“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边读课文边思考: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首先,它先介绍了牧羊人通过植树使荒原变田园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个内容明确具体的问题:什么精神支撑着牧羊人。问题明确具体,没有类似于原来人教版“你能体会到他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吗?”这样无意义的伪问题,带有指向性的问题能够指引学生思考,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预习提示”的变化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部编本的“预习提示”相较于人教版的预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巨大的变化也给了语文教育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语文教育要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表明学生的情感教育、德育工作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并且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任何教材都承载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德育就格外重视,因而课前的预习就多了许多对学生情感关注的话语。如前文《散步》中的“预习提示”,再如《秋天的怀念》的“预习提示”中的一段话:“体会文中流露的情绪,反思一下: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呢?”这里结合文本内容,通过“预习提示”促使学生去回忆、思索自己对亲情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启迪老师和学生重视情感教育。
其次,语文教育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而预习无疑就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最好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就可以进一步地知道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带着问题来上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则会大大加强了。因此,部编本语文教材预习模块的编写会通过提示阅读方法与技巧、提示文章内容等形式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比原来人教版更细致,也更科学。除此,“大语文”教学理念也影响着“预习提示”的编写。所谓“大语文”,即强调语文即生活,语文教育的素材、内容都是从我们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来的,这样的语文教育理念启示我们要留心生活、关注生活。相较之前人教版语文的“预习”就单纯讲课文来帮助学生读课文,部编本教材的“预习提示”更加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如《济南的冬天》的预习提示中写道:“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四时变化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的景物,这里启迪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冬天去体悟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感与课文学习成为相互映照的材料,凸显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再次,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语文教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日趋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与书面语)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习惯;四是独立思考能力、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创新欲望”。部编本的“预习提示”虽然只存在于教读课文,每篇只有寥寥一百来字,但精简的内容却依旧可以见出编者对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视。下面以《诫子书》的“预习提示”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它是结合文章内容和“书”这种文体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即古人常通过家信教育孩子,这是古代教育的一种方式,家书里面“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要求学生注意文章情感的把握,披文以入情,从文化常识到情感传达,这里完成了第一个层面“必要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接着要求学生去朗读课文,参考文章下面的注释去阅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语句的时候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朗读、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识字障碍,锻炼阅读能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这里完成了第二个层面“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的锻炼;然后纵观整个预习提示,要求学生先朗读,读的时候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边读边体会感情,接着再去参考注释疏通文意,遇到不懂的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去借助工具书完成,形成了“查、读、问、思”的学习模式,这也符合叶圣陶先生“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逐渐养成”的观点,这样的预习提示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达到第三层面形成“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习惯”的目的;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和激励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也就达到了学生第四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了。
三、师生携手合作,妙用“预习提示”
叶圣陶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的预习环节,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吸收了这些教育名家对预习的看法,同时把握语文发展的时代脉络,重视语文“预习提示”的编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要携手合作,妙用“预习提示”,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与魅力。
预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首先学生应该足够重视课文中的“预习提示”,然后朝着下面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重视朗读、默读等阅读活动。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都有具体读的要求并有相应的作业,这与义务课标第四学段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相吻合。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首先就要在读课文的时候,理解文中难读难懂的字词,扫除课文学习的障碍。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预习提示”的帮助能够使他们更加有效学习。通过多次的朗读、默读等活动,能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形象感知,基本了解文本的情感态度。
第二、要重视合作学习。部编本“预习提示”中有不少处都指出要学生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解决问题,如《〈世说新语〉二则》“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在预习活动中,每个人都会因为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个体预习效果的差异,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激发自身的进取心和问题意识。
第三、要逐步学会、形成知识联想和迁移的能力。“预习提示”中有一类是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达到助读的目的,强调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情感经历去接受、学习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不止要通过课文中“预习提示”给的方法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课文的自学预习学会预习,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预习活动的主体,并不意味着预习不关乎老师的事情。相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老师更加应该重视“预习提示”,好好利用预习。
第一、课堂要重视单元阅读教学。这里说的阅读教学主要强调以朗读、默读等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部编本教材的“预习提示”中十分重视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几乎每篇课文都会提出具体的阅读方法。以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为例,单元导读指出,一二单元训练朗读,三四五单元訓练默读,第六单元训练快速默读,在单元导读之后,相应单元的课文在“预习提示”里又会再次重申具体的阅读方法,有时还会给出相应的建议,这是以往教材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基于此,老师们也要转变思想意识,重视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读”,并且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安排各个单元的“读”,做到“读”的目的明确具体、过程有趣合理、方法新颖恰当,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描写四季美景的散文,因而要重朗读,并且明确这个单元朗读的重点在于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感情。
第二、课堂上要加强阅读对话。在读“预习提示”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编者不再像以前那样自说自话,而是力求和阅读的主体——学生构建一个对话的世界,如“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以互动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这无疑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要转换角色,不做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要做一个和学生一起对话、共同探寻文本意义的引导者,学生通过参与对话,走进文本,逐步把知识点、对文本的理解内化于心,让文本的意义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学生可能因为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不足而没有办法和老师有对话的基础和可能,老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补充必要的资料,避免出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得之貌也”的尴尬局面。
第三、老师要重视评价反馈这一教学环节。部编本的教材有“预习提示”这一环节,并且设计且富有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指导学生按照提示的方法去预习课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为了督促学生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老师就必须重视对预习的评价反馈。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察必须认真”。对于大部分的以读为主的非书面作业,老师可以在课堂前几分钟通过同桌互查、口头检测、朗读比赛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建议;书面的预习作业,老师则可以采取导学案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进一步了解学情。
雷霞,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