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语文教材看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超越
2018-08-24裴晓念胡立新
裴晓念 胡立新
我们常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可以说是人类最美丽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人血肉之躯的存在,更在于让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高度。语文作为和学生的人生联系得最紧密的一门课程,不仅要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平和人生境界。由此看来,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育,更是文化内涵的教育和人生境界的教育。而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部分的语文教材,更是传达高层次人生态度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人生境界的这一角度去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人生境界的教育。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依据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指出天地境界才是我们应该一生追求的最佳境界。而在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是处在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这两个层次,因此实现从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超越才是高人逸士的不懈追求。本文试图在解读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内涵、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课文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超越,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文本解读视角,以加强对中学生的人生境界教育。
一、道德境界的内涵及相关例文分析
(一)道德境界的内涵
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都是“行义”的,即追求社会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自我的价值扩大到社会上,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因而认为为他人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都是自己的份内事。”如果说功利境界以“取”为目的的话,那么道德境界则是以“予”为目的;如果说功利境界的人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是对立的话,那么道德境界的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则是统一的。所以,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的区别并不在于自身表面行为,而在于其行为的动机是为私还是为公。
道德境界中的人把贤人看成道德的楷模,贤人有以下特点:
第一:不计伦职;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他认为每个人所在的伦和所任的职都是社会的安排。因此贤人不计较自己担当什么角色。第二:不计对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贤人只根据自己的觉解履行道德义务,不关心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是否值得自己尽伦尽职,他对此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第三:不计荣辱;贤人在看待社会评价问题上,置荣辱与度外,他把自己的道德行为建立在“为道德而道德”的纯正动机上,完全摆脱名利束缚。第四:不计成败;在看待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时,他注重动机,他认为贤人的行为之所以是道德行为,只在于其动机是好的,并且尽心尽力,至于结果如何,无关紧要。第五:不计知晓;他认为尽心竭力做自己份内之事,不计较别人是否知道。道德境界中的人,必要时刻宁可牺牲身体,也要成全其道德的行为。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并不是没有欲望,而是在欲望到来时,他们首先考虑道德的问题,并从道德的角度考虑某一行为是否应该做。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道德境界的例文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对应体现道德境界的文章,例如诗歌《离骚》《沁园春·长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短歌行》等,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情表》《寡人之于国也》等,戏剧《窦娥冤》《哈姆莱特》等;下面选取其中几篇例文予以具体分析。
《离骚》这篇课文前一部分描写了屈原对过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描写了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追求;屈原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为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列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但诗人宁折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他的高尚节操和对楚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中屈原表达出自身对道德价值的坚守,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来追寻自己的祖国,他对祖国有一生的牵挂,学习者易被屈原在文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及其道德境界所感染,是一篇可以从道德境界去分析的好例文。
《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在这篇课文中,孟子在与梁惠王在谈论五十步笑百步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王道思想,说明了君王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从自身做起。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人物,他的学说中主要包含王道论和性善论,在孟子来看,能够超越自我去为社会和他人思考是道德境界的一种追求,这种超越自我中也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是高尚道德境界的体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人生境界,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一种道德境界的教育,在“生”与“义”之间,应该选择“义”,千百年来,这样的人生境界也教育着我国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代表之一,主人公窦娥有着不幸的命运,但她美好的品质和顽强的抗争精神却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在张驴儿自私狠毒和竇娥善良坚强的人性对比下,凸显了其二人不同的人生境界。张驴儿在面对罪责陷害窦娥时表现出了他狠毒自私的功利境界;窦娥却在舍身救年老婆婆时表现出牺牲自己保护家人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她愿舍掉自己生命去保护婆婆的性命,这种行为超越了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功利境界,达到了对道德境界的追求。这些对学生来说,提供了正反两种境界的参照。
二、天地境界及其相关例文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除了有许多体现道德境界的文章,体现天地境界的文章也有许多,例如诗歌《春江花月夜》,诗词《归园田居》《赤壁赋》等,散文《兰亭集序》《逍遥游》等;下面选取其中几篇例文予以具体分析。
(一)天地境界的内涵
天地境界不同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其对自己与社会和宇宙的关系理解程度较高。冯友兰这样形容处在此境界中的人:“其事业不仅贡献于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了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有知于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所能尽性。……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人不但应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亦应于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人的行为,不但与社会有干系,而且与宇宙有干系。”这种“天”指哲学上的宇宙,即包容万事万物的“大全”。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与宇宙大全无间,因而就能超成败、超顺逆、超贵贱、超生死、达到最高境界。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天地境界的例文分析
《归去来兮辞》表达出陶渊明厌弃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乐观旷达的情怀,而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在人生境界中超越名利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篇文章对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天地境界的教育。文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几句可以看出他超越自我的束缚,摒弃世俗而追求自然的向往,回归田园后也让心灵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这种境界不仅仅是达到了贡献于社会的道德境界层次,超越世俗、名利、生死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天地境界的高度。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并能从天地宇宙间领悟人生的意义,这种“与天地同流”的人生态度在哲学境界中达到了天地境界的高度。
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在抒发自己对生死观的感慨后使读者了解他对人生的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思想能在人生境界上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文中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而“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又体现出作者意识到世界的永恒存在。毫无疑问,作者在语言中己经表达出了其对超越生死的感慨,这种感悟天地宇宙的境界在当时社会很少有人达到,其文章对后世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的《赤壁赋》先写出了诗人泛舟江上、饮酒作诗,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中忘怀世俗的欢乐心情,既而又写出诗人回顾历史人物的兴亡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回到现实的苦闷中后,作者提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于历史中,表达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可以感受苏轼在面对困境时超脱的心态和他在面对人生低谷时洒脱的心境。原文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从宇宙的变化谈到人生的哲理,思索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他对这个世界短暂和永恒的深刻感悟;这种超越时空的感悟表明其在人生境界中达到了天地境界的高度。学生在学习文章时易被其高层次的天地境界所感染。苏轼超越成败、超越名利、超越生死的人生境界在其其他作品中也都有所体现。
三、如何实现从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超越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是由其外在的言行举止与其内在精神世界一同构成的,因此不是每个人的人生境界都是相同的。“人们心灵感通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文化熏陶下不断建构而成的。”这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境界,正如冯先生所言:“境界有高低,即以觉解的多寡为标准。需要觉解多者,其境界高,其需要觉解少者,其境界低。”由此不难看出,冯友兰先生认为一个人觉解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人生境界的高低。
(一)觉解的内涵
“觉解”是冯友兰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是修养为学、提高人生境界的第一步。觉解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用冯友兰的话说“解是了解,觉是自觉。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对一事物有所了解,就是对之有解,了解是一种认知的过程,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有效的认识;自觉则是一种心理状态,这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概念的内在的自觉。人是有觉解的东西,是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东西,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人与禽兽可能从事某种同样的活动,不过禽兽虽然有这种活动但却不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如果人有这种活动的时候,不但了解这种活动是怎么样一回事,并且于活动的时候,能自觉其是在从事某种活动。觉解的程度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就不同,人的境界也就各有不同,人所能享受的世界就不同,所以要想享受更高一层次的世界,就需要高一层次的觉解。
(二)追求高层次觉解,达到高层次境界
人的觉解程度是有层次的,所以人生境界才会有相对应的层次。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论”符合一个人的境界发展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必然到应然,由生活需求到超功利的审美需求的动态发展和生成过程,符合人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人生四境界中,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是大自然的馈赠,人顺其自然的发展即可得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但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则是精神的创造,不是自然的礼物,只是顺其自然的发展是不能得到的,要想进入到天地境界就需要最高层次的觉解。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也即是哲学的境界(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提到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为“哲学境界”,唯有经验哲学可以给人宇宙情怀,人才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圣人的境界、同天的境界,是冯友兰孜孜以求的安身立命之所。他强调“天地境界是通过哲学来实现的,达到天地境界必先对于自然、宇宙人生有一种高层次的觉解,一种超过表象所达到的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新理学曾提出‘大全的观念,‘大全即所有东西的总名,人能认识‘大全并自同于‘大全,就可以在思维中把握宇宙而由此对之持一种态度,这种理解和态度即构成天地境界。”
所谓求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也就是探讨如何提高人的觉解,因为觉解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境界的高低。不断追求高层次觉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超越高层次人生境界的过程,追求觉解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对宇宙人生的完全了解。事实上,一个人在世间过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也不妨碍他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正如前面例文中所提到的苏轼、陶渊明等,他们过着再平常不过的贫穷生活,却依然达到了精神上的最高境界。但是,天地境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只有具有很高哲学修养的人才可获得,因为哲学是纯思的。没有哲学修养、不会纯思的人无法认识大全,也就无从正确认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冯友兰先生强调,天地境界的实现要通过知天、事天的过程才能到達同天的境界,也就是人必须有对理、气、道体和大全的觉解后,才能超越到最高层次的天地境界。
四、结语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从人生境界这一角度去分析课文常常被忽视。如果在文本分析时教师忽视人生境界层面的思考和探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就会忽略文中人生境界理念的感悟和体会。但人生境界教育不但对学生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引导和规正的作用,更能推动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语文教育目的功利化的形势下,语文教学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应在教学中走向真正的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贯穿其一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的每篇经典都是文学名家一生文学积淀的精华,尤其是其中高尚的道德境界和总览世间的天地境界能指引学习者走向追求纯净心灵的道路,更能使学生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中从容的面对挫折、淡然的面对名利、轻易地发现人生中的美好、拥有高远豁达的胸襟。课文中那些心系家园天下的家国情怀和思考宇宙人生的天地情怀都是对中学生进行人生境界教育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新世纪出版社,2004.
[2]冯友兰.新原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
[3]郝永刚.人生境界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冯友兰.冯友兰人文晋思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
[5]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6]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