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超越新农村
2018-08-24周路菡
周路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乡村振兴,意在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繁荣与兴盛,是6亿农村居民的福祉所系。在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实现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
事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难点问题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实施乡村振兴,还有一项重要的国家目标,就是扶贫建设。据统计,我国目前还有约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决定性进展后,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有助于我国在未来下一阶段的脱贫攻坚,“十三五”中后期,我国也将通过更大的资金投入,以及帮扶政策的“精准”,以及通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阻断贫困代际转移等方式,实现更加广泛范围内的乡村振兴。
十九大后,全国迅速自上而下掀起了“乡村振兴”热潮,主要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释放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随着农村产权管理监督规范化、交易流转多样化、配置机制市场化、产权要素资本化同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破难攻坚的深水区,现代农业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制约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问题开始叠加凸显。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国多地开始按照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原则、通过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发展多种形式土地(林地)股份合作,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措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多地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经济。主要做法包括生产布局优化和规模集聚并举,通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来实现产业发展。比如辽宁通过做稳做优粮油产业、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做精做新水果产业、做特做亮特色产业,加快乡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乡)强村。辽宁省还要求全面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业,最大限度挖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每个县(市)建设或在已有工业产业园区内发展1个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支持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
三是三产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生产体系。一方面,乡村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比如在市场导向方面,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发展规模种养业的同时,推进产品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价值链。产品营销方面,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农村E邮、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集中快速销售。产品加工方面,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农业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另一方面,做好“农业+服务业”的结合文章。融合发展的根本在于产业融合。很多地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功能,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满足群众对旅游观光的生活需求,比如建设多种农业观光园、田园综合体等,将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链合理分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生态优先,打造宜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小城镇开发、特色小镇以及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很多地区以省市级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为带动,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我国已经建设了两批科教引领型、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商贸物流型、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打造了宜居环境。
背景
乡村衰落问题逐渐显现
我国在十九大上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主要的原因在于乡村衰落问题逐渐显现。我国的乡村现在正处于快速衰落的状态,贫困村、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不争的事实,很多地区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
数据显示,我国最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世界城市人口比例已从1960年的33%上升到2016年的54%;同时,我国在城市化的发展浪潮中也进展迅猛,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攀升至2016年的57.4%。城市化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乡村衰落问题也逐渐显现。住建部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生活,我国村落数量不断减少,自然村数量从2000年的360万个减少至2010年的270万个,平均每天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同时,我国多地还出现了包括“无人种地,无人收割”的现象。讲述很多农村故事的作家贾平凹写道:“农村的衰败已经很久了,而我这几年去那些山地和高原,看到好多村子没有了人,残垣断壁,荒草没膝,知道它们在消失”。
据了解,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以青壮年人口的迁移最为突出,导致留守农村的大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造成农村老龄化、兼业化、空心化严重。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城镇人口中的占比為11.69%,而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则为14.98%,高出城镇3.2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消减农村生产发展活力,而且使农村社会也由于高质量人口的流失而活力不足,引发城乡差距并使之呈现扩大趋势,成为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和优先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较为明显。
据统计,2002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倍以上,2007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扩大到3.33∶1。最近几年虽有降低,但依然处于高位,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2∶1。如果将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纳入福利测算的指标体系,则城乡之间的实际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逆转这种趋势,则不仅对社会和谐造成严重制约,而且对社会发展的健康度和公平性形成负面冲击。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巩固并不断提升农业基础地位。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实现连续增长,目前保持在6.16亿吨以上的高位水平,但粮食安全问题仍不可存在丝毫的放松与麻痹,需要继续加强并促使农业持续兴旺发展,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伴随大量的农村人口的迁移,如何在严格保障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为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实际也是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的政策安排。
所以,当中国农村面临着传统农业逐渐衰弱、农村空心化、农村生活逐渐没落等问题后,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必须通过发展和振兴乡村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并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焦点
乡村发展如何留住人
作为三农问题的焦点,“空心村”的问题更是由来已久。所谓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说到底当前乡村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留得住人。因为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农业效益低,这是年轻人不愿务农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分工方面,农业处于社会分工的初始层,而且承担着农业生产最大的风险。农村有句话,“家有家财万贯,带毛带腿的不算”,说的就是从事农业生产不仅有投入、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特别是养殖业)的灾难脆弱性决定了从事农业具有不可预计的风险性。从事农业生产一般没有工资性收入,“靠天吃饭”特征明显,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要想留得住人,就需要培养能够经受风险考验的大型生产主体,也就是农业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的弱质性和劣势性,并且通过农业保险组织来分散规避市场风险。
其次,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农村的精神与文化不能吸引人。面对现代化、工业化的冲击,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特质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已经日渐衰落、颓废,陷入边缘化境地,逐渐丧失了对乡村社会及至年轻人的哺育、滋养和支撑作用。有学者认为,今天的旅游热和怀乡病证明的不是现代乡村文化的兴盛,而是人们对远去的乡村文化的凭吊。“近半个世纪以来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观览的乡村文化?我们在乡村能看到什么新的文化建树?都市人狂热地涌向乡村,想看的、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全都是祖宗为我们留下的”。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农村的年轻人,虽然身在乡村,但是整个精神世界依然通过网络、电视、微信、微博等方式连入庞大的都市文化网络之中。要构建出符合现代年轻人需求的农村文化并不容易,但是这确实是一个远期的任务。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是一个乡土的社会,中国的文化是一个乡土的文化。”综合来看,我国乡村曾经存在着一种文化结构,如果乡村的生活方式消失,那么中国文化的根脉都将被连根拔起。
第三,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还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远逊于城市。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还是文化、商业、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都处于落后状态。“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环境治理难题一直摆在我们很多农村面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还在承接城市排放的污水和垃圾。所以,要想留住年轻人,就需要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特别是加快乡村公路、农田水利、农网改造建设,进一步夯实乡村基础设施。
当然,基础设施投放需要资本的支持。为了引导资本走向农村,企业在农村的落地、三产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实施、政策的稳定特别是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的稳定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农村地区只有留住年轻人,我国乡村、农业才有活力与希望;留住年轻人,提高务农人员地位待遇,农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也才会逐渐丰富。所以未来我国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支撑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确保务农人员须获得与其他职业的就业者同等的经济收入,并以制度性的方式确保务农者待遇与地位的提高,这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刚需,也是吸引年轻人留守土地的关键。
启示
乡村振兴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成为影响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稳定性,可以从十九大报告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在城市群内部,比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都成为难点;同时,农村发展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在东中西部经济资源、基础设施、财力的投放都影响到未来国家发展的均衡性和长久性。
所以,从更聚焦的角度来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可以认为其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薄弱环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问题,如果长期解决不好,将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都不可持续的影响。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个高度关联的有机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我国绿水青山的主体在农村,构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远期来看,需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践行绿色生产方式,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污染问题。另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使青山绿水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人们建设“山更青、水更绿、村更美”的美好生态环境景观。要真正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当然,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也需要吸收国外的经验。笔者到德国、瑞士和法国考察期间,对这三个国家的村镇进行了考察。尤其是德国和瑞士的青山、丛林、湖水、古堡城……每条街道、每栋房子都好像经过精心设计,又是那样自然,和环境融为一体。这样的乡村美景,不仅吸引了城里人下乡买地安家落户,其闲适自在的生活也吸引了各国游客的向往。
在瑞士村庄里,除了从事农业活动的少数农民外,大都居住着在村里买房定居的城里人。在瑞士,有一个奇妙感受——乡村生活优于城市。瑞士乡村不仅拥有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环境,而且基础设施也不输城里。比如,瑞士乡村的医院就比城里多,看病非常方便。此外,乡村的税收比城市里低很多,在乡下买地修房、逛街购物更便宜。
从政策上看,德国、瑞士和法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关注到農村地区的持久发展,所以政策上,一方面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及别的地区,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劳动力自愿留在农村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关税及进口限额、购买剩余农产品、道路建筑、农村住宅更新等。
同时,这些国家的小镇发展政策也值得中国学习。比如长期以来,德国、瑞士、法国的城市化始终保持在低水平上,其小型企业遍布全国,制造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小镇上,全国经济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比如德国的大众、奥迪、欧宝的总部分别在世人不熟悉的沃尔夫斯堡、因戈尔施塔特和吕塞尔斯海姆,人口分别是12万、13万、6.3万。德国排名前100的大企业中,只有3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更多德国血统的世界巨头,依然扎根在其出生地,耕耘长达数百年。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将更多的产业放在农村和小城镇,这将有助于每一个小城镇都成为产业中心,各有特色支柱经济;如果小城镇留住了竞争力强的企业,也就具备了留住年轻人的核心竞争力,不但可以解决人口的就业,而且依靠工业强镇,还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