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对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8-24
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及术后化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疾病的折磨、手术及术后灌注化疗给病人带来身体及心理的双重创伤,尤其术后的灌注化疗是减少肿瘤复发、延缓病情进展的主要方法,多数病人依从性较差,不能坚持完成化疗,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1-2]。有报道,给予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提高化疗的疗效,最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4]。本研究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行膀胱癌肿瘤切除术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病人110例,年龄61~78岁。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首次行膀胱肿瘤切除术病人,未合并心脏、肝脏、肾脏、其他泌尿系统严重疾病,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均自愿加入本研究。按照病人行膀胱癌灌注化疗的入院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住院病人54例为对照组,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住院病人56例为观察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建立个人档案,讲解灌注化疗的目的、疗效,改善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记录每位病人的灌注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由经过膀胱肿瘤灌注化疗相关知识、心理学知识培训的护师,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护理,在化疗前1天开始,第1个月每周1次,第2、3个月每2周1次电话随访,每次30 min,内容包括:(1)描述问题。积极主动与病人交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内心想法,倾听病人讲诉治疗后的感受,引导病人正确了解癌性疲乏的症状,给予适当的肯定、暗示,增加病人的自信心,引导病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化疗。(2)构建目标。与病人一起幻想癌性疲乏症状消失了,就没有担忧了,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鼓励病人描述计划、期望,并作为努力的目标,逐步实施,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达到期望的目标。鼓励出院后的病人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早日康复。(3)探讨目前状况。关心病人目前的化疗进展,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了解病人的应对方法及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鼓励,对病人的担忧、疑惑,给予引导,相信奇迹的出现,与病人一起制定目标,坚定达到预期目标的信心。(4)反馈评价。提问“最近焦虑情绪是否减轻了,感觉是否好些了,睡眠是否恢复了?”,对病人的努力给予肯定、赞扬,鼓励病人尝试新的行为,明确有效行为,逐步实现设定的目标。帮助病人总结经验,增加自我效能感,朝向期望的目标继续前进。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量表测定:(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5],包括14个条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包括17个条目,每项均按照0~4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2)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6],包括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三个方面疲乏,共15个条目,每项均按照0~5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OL)[7],包括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物质领域四个方面,共30个条目,均按照1~4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2组干预前后CFS各项得分比较 干预前,2组CFS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疲乏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CFS各项得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干预前后QOL各项得分比较 干预前,2组QOL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物质领域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QOL各项得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膀胱癌病人行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术后灌注化疗是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由于化疗的痛苦、不良反应、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病人的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化疗,常规的护理能够减少病人的恐惧,但是病人的焦虑情绪常导致病人丧失治疗的信心,消极地应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癌因性疲乏是病人面对疾病及相关治疗时,感觉到的过度劳累感,对于化疗病人,身体受到不良反应刺激时,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病人出现癌性疲乏症状的重要因素[8]。聚焦解决模式是更多地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和表扬,充分地尊重个体的心理,相信个体的能力,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病人应对问题的能力,帮助病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9]。
本研究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在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由于传统的护理以消除病人负性情绪作为心理护理的目的,而忽视激发病人的潜能,因此护理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CFS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疲乏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结果与卞伟峰[10]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QOL的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物质领域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聚焦解决模式通过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病人的负性情绪,尊重病人,挖掘病人的自身潜能,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增加依从性,引导病人制定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努力实现目标,最终提高生活质量。有报道,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癌因性疲乏的症状,能够促进病人康复[11]。
聚焦解决模式是通过激发病人的积极性,给予赞扬和尊重,使病人采取积极的行为应对疾病,更多地应用在癌症病人中,也能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自我效能,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激发了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的潜能,充分利用自身能力,解决问题,树立希望的目标,改善了膀胱癌灌注化疗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了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