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探讨
2018-08-24沈苾文张英
沈苾文,张英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浙江省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4.5%升至2016年的65.80%,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31元猛增至2016年的84 916元[1]。2016年,占浙江省87.6%的第二、三产业人口创造了95.8%的全省生产总值,12.4%的第一产业人口创造的生产总值仅为4.2%。农业人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向第二、三产业迁移,浙江省城市化取得显著效益。
城市化为浙江省建筑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浙江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2.5%~14.0%,居于全国所有省份的前列。规模迅速扩大的建筑业不但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农民工聚集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环节,从事着一线的施工技术和岗位劳务作业工作。在目前建筑业产业技术含量提升的转型过程中,农民工作为重要生产要素[2],要在流动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在于其职业化[3]。
1 农民工职业化
农民工职业化是建筑业转变产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和农民工自我提升的大势所趋。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职业化工人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农民工职业化需要职业能力、职业机会、职业意识等要素的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定的支持[4]。实际中,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普遍缺乏进行自身职业化的初始启动能力,其流动性的工作经历又不能有效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当前制约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的主要障碍。
2 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工人是建筑业发展和未来转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根据课题组对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调研数据,分析归纳出农民工职业培训主要问题为:培训机构和施工企业缺乏针对性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培训计划间没有切实考虑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组织和实施上欠缺实用性和有效性;培训师资众多但适合的培训师资缺乏;进行培训的实施标准不统一或匮乏;具体的培训形式与农民工的实际接受能力不吻合;缺少对农民工培训后的绩效考评,只注重书本上知识的考核,不是对农民工明天工作实施上的有效评判。
课题组思考上述问题后认为,这些培训现状所存在问题的背后必定有深层次的原因,要想改变和提升农民工培训实施结果,必须寻求导致这些结果的真实原因。从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提升农民工培训效果,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从而保证农民工职业化目标的实现。
根据分析出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所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机构、施工企业、农民工群体3个层面进行整理归纳,剖析出造成目前农民工培训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图1)。
图1 农民工培训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
3 农民工职业能力调研及评判
为提升农民工培训效果,本文选取钢筋工为建筑业农民工的典型代表,以其职业成长历程为研究主线,分析职业化过程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能力内容,进行农民工职业化中诸多问题解决途径的研究。
为摸底当前建筑业对钢筋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前期调研基础上,课题组分析整理出了钢筋工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将其归纳为“岗位基本知识”、“岗位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关键能力”4大模块。经课题组多轮征询专家意见后,建构起钢筋工职业能力的层级评判指标体系(表1)。
根据AHP原理和思路,课题组邀请工程技术专家、高校教师、质检站人员等组成的专家组对钢筋工职业能力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5级评判。形成每个层级的判断矩阵,随后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若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提请专家组进行意见修正,直至所有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计算得到20个指标权重。本文用“素质洋葱模型”来表现钢筋工岗位中影响个体职业历程的职业能力要素重要度的层次性。
钢筋工职业能力“洋葱里层指标”有3个:读图识图基础知识(4.590 9分)、钢筋加工认知操作(4.545 5分)和钢筋安装认知操作(4.50分)。这3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积累直接决定了农民工是否能胜任钢筋工岗位,也是其后续职业成长的有力支柱。
钢筋识别验收知识(4.318 2分)、建筑安全生产知识(4.318 2分)、检查整理认知操作(4.136 4分)、施工准备认知操作(4.0分)、解决问题和执行任务(4.0分)5个指标属于“洋葱中层指标”,是钢筋工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指标。
表1 钢筋工岗位职业能力分层指标体系
“洋葱外层指标”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3.909 1分)、岗位职业胜任力(3.818 2分)、机具使用保养知识(3.772 7分)、钢筋施工组织管理(3.681 8分)、建筑法律法规知识(3.409 1分)、建筑力学和结构知识(3.363 6分)、新工艺新技术应用(3.409 1分)和所有关键能力指标。“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和“自我完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属于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指标,这2项属于影响个体长远发展的控制性指标。
岗位基本知识和岗位专业技能是初、中级钢筋工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岗位经验积累和岗位技能提升阶段的主要内容。职业关键能力则是农民工向技工(高级工)转升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5],具备该方面的能力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4 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阶段
建筑工人职业发展是农民工个体从施工工艺模仿到能进行工艺创新的个人职业成长过程。课题组通过对成功建筑农民工职业历程的分析研究,将建筑农民工职业发展归纳为3个阶段(图2)。
图2 农民工职业能力的发展阶段
在“获取岗位常识及基本技能”阶段,农民工进行工艺操作的模仿,初步积累岗位常识和工作经验,对职业岗位进行认知和初步适应。随着农民工岗位经验的逐步积累,其工作效率、工艺操作熟练度、整体工作流程知识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领悟到建筑工艺知识和工艺流程的精髓,进入“岗位经验和技能提升”阶段。努力向职业上层发展的钢筋工,通过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历练,能够把握建筑施工分部工程流程及单位工程全流程的建构,进入了“岗位流程优化和工艺创新”阶段。这些能使工作效率提高并拥有创新能力的农民工最终成为建筑产业工人中的佼佼者,进入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阶段。
5 小结
农民工职业化不但为建筑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供了合格的劳动力保障,更是一个造就职业人、扩展其知识和才能、培养其行动力的过程[6]。课题组认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的实施需要把农民工群体、建筑施工企业、政府职能部门、职业培训机构等多个平台进行有效的融通,建构起一个网状的农民工“职业化平台”体系。
在这个网状平台体系中,农民工接受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以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满足所在行业对个体的职业需求,并反馈培训体验以维护自身权力。施工企业以职业标准和规范来选聘农民工,对其进行岗位个性技能培训,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政府是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主导者和监督者,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推进该方面培训多元机制的运行,为建筑业提供和储备合格的产业工人。培训机构是提供岗位共性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者,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务实、有效的职业培训。农民工职业化平台体系中四个主体应进行合理的责任分摊和分配协调,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并不打折扣地完成自身工作内容,为这个网状体系的有效、到位实施提供坚定的支撑。最终实现农民工的职业化和建筑行业的升级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