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8-23段龙凤
段龙凤
● 创新整合点
①设计理念新: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构建开放式生物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科素养。
②教学辅助新:教师利用可视显微镜、MvIc程序,有机整合电子教学资源,适时展示学生实验、小组合作的成果。
③学习方式新:学生利用可视显微镜转微观为宏观,实现图像共享,充分进行合作探究和有效互动,提升兴趣和能力。
④评价方式新:运用MvIc程序下发实验报告单、学生根据当堂实验结果编辑实验报告单并上传教师机和游戏抢答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
●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借助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来认识血管的类型,说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特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学情分析
经过前期的生物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实验能力,会正确使用显微镜,且知道显微镜下呈倒像的事实,但对动态的实物观察和动态的倒像的理解仍然有很大的难度。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准确找出三种血管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②说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血液流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体性,我将学习目标设计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准确找出三种血管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说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血液流动方向;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教学环境与准备
可视显微镜、MvIc程序、实验材料(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纱布、滴管、培养皿等)、实验报告单、打印机。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大家观看一组照片——脸蛋上的红血丝、切脉、抽血等图片(如下页图1),你们知道这些现象实际是与人体的什么器官有关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请你们说说这些图片中的血管有哪些类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一起来认识人体的这些血管,了解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实验,解决重点
师:首先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本第56~57页的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清点实验器材,简要概括实验步骤,并说出实驗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自主看书。
师:请你们大声读出实验目的。
学生朗读。
师:请你们对照课本的实验器材清点本组内的实验器材,哪个组有差缺?活小鱼请各组来自行领取。
学生清点本组内的实验器材并上报。
师:若没有问题,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注意到的实验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总结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或目的(如图2):
①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果选择色素多的小鱼,颜色太深,视野暗,就不容易观察血流情况;选择色素少的小鱼,观察得就清楚。
②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要滴太多水。
③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然后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
④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起到连接作用。
设计意图: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师:下面请你们按照规范的实验步骤2人一组进行实验,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其中一种血管。请每组派一位同学来领取活小鱼,另一位同学整理好实验台准备实验。
学生实验,限时5分钟。
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学生端的显微成像,本组成员互相交流观点,找到最细的血管(如图3)。同时,教师借助教师端全程实录各组实验动态(如图4),及时发现并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师:请找到一种血管类型的小组手势示意老师。下面请最快的组为大家展示他们组小鱼的血管,并为大家讲解。请认真倾听,有需要时可以举手纠正或补充。
学生展示并纠正或补充。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师:下面请大家保持安静,动作要轻,尽量避免小鱼乱动以免打湿物镜。因为接下来我们要换成高倍物镜观察,请你们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在高倍物镜下找出三种类型的血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突破本节课难点。
师:请找到三种血管的小组借助学生端的拍照功能,选择效果良好的视野拍照,保存在电脑D盘目录下本组成员命名的文件夹中,照片命名为“组次+实验名称”,如“0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为完成实验报告单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为完成实验报告单做好准备工作。
师:请完成拍照功能的小组借助学生端的录像功能,对显微成像进行实时录像并保存在电脑D盘目录下本组成员命名的文件夹中,视频命名为“组次+实验名称”,如“0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以便为其他没有找到三种血管的组次进行展示。
师:下面请准确找到三种血管并完成录像功能的小组为大家播放他们组小鱼的录像,并讲解他们的观点,如果有异议请举手示意(此时在教师端和学生端同步展示)。
学生展示并纠正或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师:现在下发实验报告单模板,请你们按照本节课的实验效果在对应的空白处填写内容,如果需要图片佐证请调取自己电脑中的照片,待完成实验报告单后命名保存为本组成员姓名,再上传教师机。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并上传教师机(如图5)。
设计意图: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类型血管中血液的流动特点,试着推测说出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最终结论。
师:现在请大家观看这个示意图(如图6),看看与你想的一样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师:接下来请你们判断图7中①②③分别是哪三种血管。
设计意图: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②。
以上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表达、倾听的能力等,突破本节课难点。活动中伴随着欢快而热烈的气氛,学生兴趣高涨,参与度高,寓学于乐,更好地达成了知识和技能目标。
4.练习巩固,成果展示
(1)练习巩固,达成目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捞金鱼(学生在学生端看到此游戏),看看谁的运气好。在这四条金鱼中有一条没有对应习题,如果你幸运地选中了这条金鱼,代表你可以从老师这里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金鱼带回班级饲养。如果你选中其他三条,全部答对就有机会获得今天作业的免做权。所以我们需要一位记分员和三名监督员来严格、公平、公正地执行游戏规则。下面有请记分员和监督员走到你们的岗位执行大家赋予你们的职责。
开始游戏,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兴趣高涨,参与度高,及时反馈学情,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成果展示,分享乐趣
师:老师刚才将大家上传的实验报告单整理并打印出来了,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拿回你们组自己的实验作品,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或与家人分享你们学习的乐趣。
生命不止,血液循环不休,珍爱生命,从我做起。最后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将小鱼放回鱼缸,另一位同学整理实验台回归原位。
设计意图:达到情感升华结束本节课。
● 教学反思
本節课结束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
1.教
①教学理念新: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构建开放式生物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科素养。
②教学方法新:教师利用可视显微镜、MvIc程序,有机整合电子教学资源,适时展示学生实验、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2.学
①学习方式新:利用可视显微镜转微观为宏观,实现图像共享。
②学习成果新:合作有效,兴趣浓厚,能力提升,真正实现了乐中学,学中乐。
3.技
①技术应用新:利用可视显微镜转微观为宏观,实现图像共享,改变了传统显微教学中的不可操作性,便于学生表达交流、教师有效指导并及时展示优秀组别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其实验能力。
②资源整合新:运用传统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及时、有效地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
这节课我通过有效整合电子教学资源,使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极佳。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有效、高效的课堂。
点 评
段老师的《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优秀课例。段老师在本课中恰当有效地使用了信息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总结起来,该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该课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了以往不可能的功用。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来说,就是要将不能变为可能,从小能变为大能。段教师利用可视显微镜转微观为宏观,实现图像共享,改变了传统显微教学中的不可操作性,实现了以往不可能的教学行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就是要在这样的整合点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教学困难点。
第二,该课真正践行了探究性学习理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纳入教学中不是要固化传统教学方式,增强传统的灌输训练式教学,而是要真正地成为学习方式改变的动力。该课实现了图像共享,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有效互动,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能力。
第三,该课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是放任不管,而应是加强教学评价。该课运用MvIc程序下发实验报告单、学生根据当堂实验结果编辑实验报告单并上传教师机和游戏抢答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检测了学习目标达成度。
考察信息技术与一节课的融合问题,不仅仅是看使用了哪些工具,更重要的是看使用技术做了什么,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改进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从整个教学设计和实际效果来看,段老师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恰当和有效的。
(点评人:NOC评委/江南大学 刘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