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
2018-08-23吴雪丽
吴雪丽
摘要: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职责。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生;工匠精神
一、新时代语境下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1.1提升职业院校供给质量的需要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其他高等学校而言,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以就业方向这个层面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中国产业工人或说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拥有良好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而部分中职生又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注重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无疑是缓解人才需求与高校供给间尴尬悖论的一剂良方。加强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春风化雨中帮助他们树立对工作、对职业、对质量敬畏的态度,养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追求精品、追求一流的执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他们面对问题与矛盾的勇气与决心,进而能够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与变革,主动开拓,大胆创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在工匠精神成为中职生们信仰的进程中自然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中职院校的供给质量。
1.2以匠心致初心的需要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和非凡成就,习近平同志发出伟大号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以初心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引导广大中职院校的学生焕发学习热情,释放创新潜能,筑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匠心阵地,力争将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持续担当社会需求使命、德技并修的时代工匠,在“匠心”与“初心”的良性互动中,促使青年们仰望星空守初心,脚踏实地践使命,这对于实现十九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新时期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乏力的原因
2.1教育主体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机制不健全受“能力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特别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忽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培育。就“工匠精神”的培育而言,目前既没有专门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没有系统的培育机制与“一条龙”服务指导。办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认知与行为践行脱节、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渗透脱节、校园理论学习与企业实习锤炼脱节。可见,高职院校过分重视人才市场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缺位。
2.2教育对象方面
职业目标的短视与功利性导致高职生轻视“工匠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的选择与流动是自发的,逐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不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更吸引人的是诸如金融、互联网、动漫影视这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哪里有丰厚的薪酬、较高的社会地位、看上去更好的前途,社會资源就会自发投向其中,高职生很难不随流涌入。这就导致许多传统的技能岗位无人问津,技工荒由此形成。可见,职业目标短视与功利性直接导致了高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轻视与遗弃。
2.3教育环境方面
信息社会的发展极大弱化了人们的职业稳定性专注、热爱、执著,是“工匠精神”的情感基础;敬业、专业、乐业,是“工匠精神”的行为表现。现代社会,机器生产的兴起、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削弱了技能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在此基础上,自媒体的兴起、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丰富了人们的就业选择。面对各种职业诱惑,跳槽、创业变得日益简单、便捷、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高职生潜心专注于某一行业日益变得困难,离开了“专业”,敬业、乐业就失去了根基,“工匠精神”因此被边缘化。
三、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
3.1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可分为社会制度和非社会制度,培育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正是技术层面的管理制度。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明确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转,否则就会陷入无序,不能完成预期教育目标,更谈不上提高培育效果。因此,中职院校就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文件的精神,针对本校自身实际情况强化相应的制度建设。在学院章程、发展愿景等宏观制度的制定上体现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引领;在培训、奖惩、职称评聘、考核等微观制度的制定方面,对提升技能、推广应用等方面有特殊贡献的要有倾斜,体现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导向性。
3.2转变价值理念
当前以培养工匠精神为主要任务的中职院校,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对培养工匠精神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价值理念,全面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重新定位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地位,将工匠精神纳入学院未来发展战略及办学理念中、教风中、学风中、制度设计中、纳入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体系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考核方式的多元等诸方面,从而,使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造就大国工匠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追求,引领学校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3.3构建“课程 + 项目 + 平台”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1)实施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化。将课程分为职业素质公共课程与职业素质专业课程。工匠精神涵盖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职业礼仪等要素,因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归属于职业素质公共课程教育范畴。为此,中职院校要以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为主线,以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为核心,重点深化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职业素质公共课程体系改革,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虽然不同行业与专业的工匠精神有共同的内涵实质与价值追求,但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培育又同时应渗透到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教育中。为此,中职院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帮助中职生能够学习到高、精、尖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学中干、干中练中得到职业熏陶,不断养成工匠精神。
(2)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项目化。就是将工匠精神培育的各项活动视为项目,以项目为导向,任务推进的形式展现。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这些项目可分为思想素质引领类项目、人文素养提升类项目、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项目、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类项目、身心健康发展类项目、社团活动與社会工作类项目等。将这些项目融入到思政课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项目任务形式推进,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达到知、情、意全身心投入,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工匠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内化为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推动工匠精神培育的平台化。
(3)着力加强以体验感悟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公共教育平台、以“理论学习 + 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职业素质专业教育平台。前者主要包括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等。后者主要针对具体专业而设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课程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具体程序模块为载体,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下课程主要是以学生操练、教师指导为手段,以器材、场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主。
3.4推行现代学徒制
自从教育部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以来,政府并没有扩大高职院校的自主权,也没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因此,当前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探索出何种合作方式让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一旦校企合作促成,双方紧密合作,就可以打造出一支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帮助学生理解与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下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循序渐进地培养工匠精神
结束语:
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所生产出的产品精心打造的理念,更要求不断吸收最先进的技术,创造出更新的成果。在科技引领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非常宝贵。而当代社会却渐渐缺少了“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培育“工匠精神”是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马野.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7(13).
[2]国胜. 塑造大国工匠精神 [N]. 中国青年报. 2015-07- 06 (009) .
[3]汤琴.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J].南通大学学报,2016,(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