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视域下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研究

2018-08-23俞红吕继超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俞红 吕继超

摘 要:文章在揭示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内涵的基础上,从制度、观念、思维模式和方法四个层面分析了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的特点,剖析了其内在管理伦理原则的特殊性,对这一现代军队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蕴含的伦理道德精神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伦理视域;管理伦理;军队院校文职人员

中图分类号:E261

文献标识码:A

管理作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中与伦理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每一个社会阶段的管理思想与原则都会与当时的社会伦理保持一致,内含深厚的社会伦理因素,即对管理本身而言,蕴含着对人的伦理规定和道德价值目标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也必然要充分体现伦理精神和道德要求。

一、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的含义

一般而言,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核心是决策,重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如何正确协调处理利益关系,如何使决策符合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的根本目的,如何在对人的管理中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则是伦理中的应有之义。我们应从伦理的管理功能及管理的伦理意义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中,准确理解把握“管理伦理”的内涵;再从管理的主客体来看,管理者作为管理主体担负着管理的职责,其按一定的道德观念实施管理,体现特定的行业道德要求;管理客体作为被管理的人,其道德状况也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果。

由此可见,“管理伦理”至少包含着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职能对管理者的道德要求,体现着管理者所属社会、阶级(在阶级社会中)、集团、行业的道德。二是把管理道德要求落实到管理行为活动中,即以道德规范自己行为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等。三是管理者把社会、阶级、集团和行业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并持久地体现在管理认识和活动中,使之成为自身的品质。基于上述的分析得出概念:管理伦理是指人类管理活动及现象中的伦理关系、道德要求,是管理行为活动的道德规范及其认知、践履、评价和管理人格构成等组成的系统。就军队管理伦理而言,它是军队管理实践中的伦理关系和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是军队组织与军人的特有伦理,属于军人职业伦理范畴。

军队院校文职人员作为军队院校人力资源的新生力量,主要是指编制在军队院校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担负领导职责、管理职能的文职人员,以及取得规定的资格、获得相应职务、主要从事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文职人员。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管理是军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就是认真贯彻有关军队文职人员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军队院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人事管理、劳动管理、薪酬管理等,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升优秀社会人才服务军队建设、服务院校发展的质量效益。因此,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作为军队管理伦理的“分支”,是指军队院校文职人员这一特定群体的管理活动及现象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要求;它既是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有机内容,也是强化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重要抓手。

二、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的特点

从制度层面来看,任何制度的存在都是以道德性为基础的。人们从管理制度系统中去分析获得的道德观念及伦理意识就是管理制度中的伦理。从这一意义上讲,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制度中的伦理是指存在于这一特定管理制度内部结构之中、合乎特定管理目的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规范。

从观念层面来看,管理伦理观念是指蕴含在管理制度及过程中的伦理价值观念。就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价值观念而言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等观念。现代管理中都存在着平等这一伦理价值。从理论上说,军队管理伦理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精神,因此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自身有着平等的内在机制及价值预设,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文职人员享有的权利及竞争规则也是平等的。二是公正观念。公正原则既涉及个体相互关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伦理发展方向问题。因此,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制度一方面要为每个成员提供公正合理的规定与条件,涉及每个成员的具体管理方法也要具有公正性。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来看,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公正原则内含着带有方向性和原则性的伦理追求和价值判断,事关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相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三是人本主义观念。这一观念能够指导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活动去更好地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劳动实践并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利益而进行的,其更为本质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由创造和获得价值尊严。四是全面发展观念。军队院校管理者,在追求管理自身的一系列价值与目标时,应当为广大文职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不仅要满足文职人员的物质需要,而且要能够满足文职人员的精神需要,以便使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尽可能地使其能够尽情实现自身价值。从思维模式层面来看,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大多以量的计算和考核为硬性标准,习惯从严格的制度、单纯的奖励方法着眼。管理伦理学的全新思维视角,要求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一种严苛的制度,更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間的活生生的互动关系,人的情感和人性的力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中应当更加重视对文职人员的关心、关怀、信任和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者还必须树立管理育人的新理念。在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中,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启示使其成为具有教育功能、有利于文职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要设立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之成为管理育人的精神力量。从方法层面来看,要用伦理化的方法从事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具体工作。管理伦理方法主要包括这样几种:一是激励方法。通常讲的激励是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发、强化和推动作用,并能指引其行为朝向目标的一种精神鼓励法。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中伦理化的激励方法,是通过符合德性要求的、促使人格健全的各种鼓励方法,促使人的潜能、创造力充分发挥的方法。比如,常见的伦理化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法——通过设置一个适当的奋斗目标,激发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发展欲望、增强行为动机和积极性,使他们努力为之奋斗。民主激励化——让军队院校文职人员更多地参与管理,通过推进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充分发挥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的满足感,以达到激励目的。培训激励法——通过给予军队院校文职人员正规系统的培训,不断提升每名成员的素质。即以投资式的方式适时对文职人员进行培训,对广大文职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员有较好的激励作用。精神激励法——以表彰或鼓励等形式来满足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受尊重感和成就感。精神上的鼓励和关怀可以较大地激发人的热忱,使得文职人员的工作努力方向和国防军队建设的目标统一起来。二是“以人为本”管理方法。这种伦理化的管理方法是顺应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自我发展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和自我价值实现,以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职人员的能力去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协作式的管理方法。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目标能否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文职人员能否同心同德、通力协作,共同朝着统一的目标,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作出最大贡献。这就必然要求在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系统内部有一个顺畅的信息联系沟通系统,从而提高广大文职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

三、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原则的特殊性

管理伦理的一般原则反映的是人性、社会基本的伦理规范与管理活动特定要求的统一。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的伦理原则主要包括管理伦理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属性。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伦理原则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听党指挥原则。这一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其伦理内涵要求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应无条件地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指示,出色完成党交付的各项任务。二是服务大局原则。服务大局就是不仅要正确处理与党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人民及军队的关系。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理解,军队院校文职人员制度作为适应我军职能任务需要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军队建设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承载着党、人民和军队的期待。这要求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过程中,要以国防和军队整体建设大局为重,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在觀察问题、处理工作、实施管理时,应该与军队院校建设联系起来,做到善于围绕大局筹划部署工作,自觉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部署、在大局下行动。要自觉使管理活动姓军为军,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始终以整体利益为重。三是依法管理原则。发挥军校文职人员最大效能的重要依据就是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要按照2017年新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规文件来依法实施管理,强化依法用人理念,牢固依法依规办事的法治思维,坚决摒弃唯行政指令、惯性做法等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在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活动中切实做到靠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不断提高文职人员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四是从严管理原则。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激发其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就是确立从严管理的制度约束理念。按照身份属性,军队院校文职人员不是军人,但作为院校军事人力资源中地位和规模越发重要的重要群体,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同属军队人员,不仅在军队院校相应的岗位上承担着培养强军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且还有参加相应军事训练和行动的任务。因此,军队院校文职人员只有树立严格管理的理念,通过实施必要的军事训练,提素质、强作风、磨意志,突出强化战备观念;通过条令条例的学习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突出强化文职人员的政治信仰、组织观念、纪律意识。总之,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伦理道德规范引导和促进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管理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戴木才.管理的伦理法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杨 琳.管理伦理学论纲[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

[3]郎红娟,张 涛,屈焕敏.军队文职人员管理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