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基础互通、兴趣导向”的计算机专业群分方向教学研究

2018-08-23贾春朴陈守森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贾春朴 陈守森

摘 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类专业主要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这些专业已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成立新的专业需要申报备案的同时考虑师资、实训、环境等因素。成立新专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计算机专业群中分出社会需要的紧缺方向是一个好的选择。

关键词:基础互通;兴趣导向;计算机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群分方向培养的背景与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如何抓住这一波技术创新的浪潮,建立与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群,创新专业建设途径与内容,更好地培养产业升级下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亟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职生源逐步多样化,现在计算机专业群学生来自单招、春招、夏招等不同招考方式,不同的生源,基础不同。来源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专业学习,教师授课的难度和进度难以统一,必然出现部分学生听不懂、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通过方向的调整,基础相近的学生在同一班级,方便课程设置及日常教学计划的安排。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方向,从而解决了学生基础不同的问题,并且方向与社会岗位结合更加紧密,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一到两门专业技能,避免出现泛泛而学的情况。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群分方向实施

(1)新生入学时,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仅仅凭自我感觉选择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的概念并不熟悉。很多学生在高考时,选择专业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专业课程体系及未来就业方向并不明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通过接触高年级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特长、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专业教师根据调研企业需求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专业方向;学校组织毕业生回校做专题报告,与走上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交流、沟通,借助优秀就业者的工作经历和学习方法,确定学习的目标和将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2)选定方向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主要包括第二、三、四这三个学期。第二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课程,按照案例驱动的方式授课,以小组讨论、期末答辩等方式组织课堂。第三学期在校内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同时,一般3~4周的企业实训,实训时间根据企业人员及项目、学生专业学习进度适当安排。第四学期一般5~8周企业实训。学生实训后与企业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到公司继续实践。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和大赛充分结合,每个方向都有一个兴趣小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年级学生组成,高年级的学生带动低年级的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够主动进行学习。

(3)第三阶段包括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第五學期则通过校内综合实训或者和企业共建订单班的方式进行虚拟企业环境的人才培养;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这一学期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直接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由校企专兼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学生既在企业工作(顶岗实习),又完成学校学习任务(顶岗实习报告)。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定位,规划职业生涯,提高适应能力,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群分方向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分方向教学,从学生个体差异和社会需求出发,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安排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计划,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思维方式更为科学。

四、结语

通过实施分方向教学,贴近市场人才需求设置方向,同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体系,可以对可选的各方向进行评判、择优。计算机专业大类分方向教学实践也表明,在采用了分方向教学后,就业率明显上升,就业质量也明显提升,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月收入等几项调研值也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佑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2]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