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基雅维利思想中实用主义因素探究(中)

2018-08-23邓岩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变化

摘要:马基雅维利在区分应然与实然的基础上对政治实际给予极大关注,其源于实际作用实际的权术权力观与相对主义认知标准构成了其思想实用主义色彩的另一重要方面,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矛盾性提供途径。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实用主义;实然;变化

一、应然与实然的界限

马基雅维利作为那个时代的务实的推动者,其伟大之处便是摆脱了应然加之在人们身上的德性限制与哲学家形而上学的思辨争论,以一种投身时代的精神去强调社会实际的真实存在面貌。在《君主论》中,他表现出了对实然的关心:“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些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者知道在实际上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置诸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这种对实然的关切与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的观点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位19世纪的哲学家和马基雅维利一样将目光从争论不休的经典哲学问题中移开,主张“哲学家应该停止追问实在或知识的性质,而是要通过澄清‘人们关于其所处时代中社会和道德斗争的想法来加强并改善这些社会制度”。同样,马基雅维利将“事务的想象方面”放在一边,以一种权术权力观及某种相对主义对现实政治给予关照。

二、实然基础上的权术与权力观

(一)来源于实然的权术观

马基雅维利对于权术计谋的论述在《君主论》以及其他著作中极为丰富,形成了其理论的鲜明特点,这种直白的权术表达招来了后世的批评指责。在笔者看来这种权术观并非直接出于马氏个人的价值偏好,而是在对现实情况的经验总结后为实现国家统一与独立的最终效果所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理论首先来源于这位敏锐的观察者对意大利与欧洲现状的洞察:当时的意大利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所有的好人不是惨遭杀害就是被放逐或受尽各种折磨,而那些最不道德的人却飞黄腾达”,与此相对的是邻国瑞士的民风淳朴和西班牙、法国在君主专制集权下的统一与强大,在混乱形式下作为构建秩序唯一依靠的权术便具有了必要性。同时,他也不断强调历史事实所反映出的政治生活实际状况:“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们晕头转向,并且最终把那些一贯守信的人们征服了。”计谋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必然。这种对于社会现状的认识决定其对于人性这一客观事实的认定,他认为人“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这种人性本恶的思想认识作为马基雅维利思想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其权术观的起点,换句话说就是其权术观的依据是社会现实与实然情况:“假如人们都是善良的话,这条箴言就不适合了。但是因为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并不是守信不渝的,因此你也同样地也无需对他们守信。”大的现实环境决定了马基雅维利的选擇。如果将当时的意大利现实政治与社会运动看作一场各方纷争的下棋游戏,他凭借观察与经验总结出了游戏规则,但与偏爱“论述事物的想象方面”的“许多人”不同,他并无批评与改变这些规则的意思,“他既不责备也不举荐这些东西,他唯一关心的是找到最好的一招——在游戏中取胜的走法”,进而实现他那爱国主义的最终追求,道德或非道德在此时都不再重要,现实权力的生存才是唯一的出发点与终点。

(二)作用于实然的权力观

权力政治观作为马基雅维利思想的一大特点,与其权术观相互承接,权术是维持权力的手段,政治权力的存在即意大利的政治生存才是最终目的,二者都来源于实然并指向社会实际,作用于社会现实。作为其毕生追求及政治理论的最终落脚点,现实社会中意大利这个政治实体的统一强大、摆脱侵略与实现自由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强人政治与权力集中达到,这一方面是因为意大利国内的分裂与混乱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便是16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基雅维利洞察到了那个时代的发展方向:基督教权威的没落与集权体制下民族国家的崛起,而此时的意大利却分裂为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教皇国等五个邦国,相互勾结外邦,利用雇佣军征伐不断,“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的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一种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他们一样。”,基于此马基雅维利倡导强人政治与集权专制,在书中毫不掩饰对于凶残狡猾的切雷萨·博尔贾的欣赏与赞扬。

三、关注变化着的实际,并随着实际不同而变化

与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想在非时间性中找到安慰和支持的努力”作出批判相同,马基雅维利除去对社会实然的关注,其对实际所具有的动态性的注意又构成了其思想另一特点,这在其理论中往往表现为根据现实条件不同而对某一相同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而这种矛盾统一于他对于现实条件的变化的关注。

在政体选择问题上,信仰共和的马基雅维利并没有脱离现实判断去倡导共和制度,尽管相较于君主政体其在应然上存在着合理性,但基于“合理性也许不可能仅仅根据这个比那个合理证明某种选择是正确的”的观点,马氏成为为君主出谋划策的“邪恶的导师”。除此之外,其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也是看似“矛盾”的: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指出“人民如果掌握权力并得到很好的组织,他们的坚定、谨慎和感恩就会无异于一个君主,或者更确切地说,无异于一个被认为是明智的君主”,不管是否受到法律的约束,人民都会比君主犯错更少,拥有更好的判断力,他又称“人民许多时候被一种好处的假象所蒙骗,想要自取灭亡”,更多时候是一群乌合之众。与政体观中存在的矛盾相同,对于人民的态度不是出于内在,而是功利性的,即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下的不同条件而言。这种对某一现实要素性质的多个方面的认识与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具体判断与选择的思想在其对宗教、人性、慷慨与吝啬的取舍等问题的论述中也有具体体现。

这种对于事务变化性的关注在其对命运与成功的论述中有更为直接的体现:“如果……时间与事态的发展情况说明他的行动是合适的,那么他就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时间和事态变了,他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改变他的做法。”可见其认为成功的政治活动其开展的方法要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而变化。同样的,实用主义开创者之一的杜威也“看到这个从柏拉图开始的传统认为永恒性优先于暂时性的观点乃是一种欺骗自己的做法”,这种对永恒性的贬低便意味着对于变化着的实际的关注,马基雅维利与19世纪的实用主义者们在这一方面达到了一致,

马基雅维利是“完全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人”,其权术观与权力观来源于那个时代都需要,又带有指向于现实政治的目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抛弃共和国理想,便是因为对现实条件的清醒认识,那种情况下共和制“有时却是一个不起决定作用的指南”,君主制是适应现实与符合时代需要的,其政体观的“矛盾”与权术观和权力观的鲜明特征共同勾勒出了一个不爱理论思辨而对实然与社会实务给予莫大关切的形象,使马基雅维利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R.罗蒂,张金言.实用主义:过去与现在[J].国外社会科学,2000(04):18-24.

[3]马基雅维利.论李维[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邓岩(1997—),男,河北廊坊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变化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现实与虚拟
这五年的变化
我来添画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势:一个实用主义社会学概念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论中国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