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创产业融合成长的组织创新研究

2018-08-23张菊香杨丰齐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

张菊香 杨丰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新目标,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促进小康社会的加速建成,任何片区的贫困都是党和国家关心和扶持的重点。文章将针对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文创产业成长的组织创新进行分析,旨在促进重点贫困片区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文创产业;组织创新;湖南武陵山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湖南武陵山片区文创产业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任何落后和贫困的地区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点扶持区域,只有帮助人们实现摆脱贫困,小康社会的建设才有希冀而言,任何地区的贫困都不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目的,因此,根据地区特色,发展区域经济、重点扶持特困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绝不放弃和抛弃任何地区,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

2.片区内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途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任何幸福生活都需要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即使没有天然的优势,我们也要不断奋斗,以实现生活的幸福。湖南武陵山片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其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多民族的交融让这一地区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且经过挖掘,片区内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不断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努力奋斗是片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基本途径。

二、文创产业组织创新存在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武陵山片区GDP下滑明显,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4%下降到13%。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仅占湖南省全省的9.7%,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就目前数据来看,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确实堪忧,而当地主要的经济发展就是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创产品,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技术、交通和能源等落后条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文创产业的组织创新形成了阻碍,这种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当地文创产业发展的萎靡。

2.创新观念不强,自主创新意识不足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当地的文化教育也相对滞后,这就造成了当地人才缺乏的现状,人才的缺乏会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从而导致文创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产品极少的情况。当地文创产品基本都是照搬照抄其他已经成型的模板,进行机械的复制,而自主开发的文创产品少之又少,对国家的政策执行也是被动接受,缺乏科学的规范,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

3.地区间文创产业发展失衡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就目前全国来看,仍然存在文化产业发展失衡的状况。就湖南武陵山片区而言,只有张家界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在张家界,从湖南省全境来看,目前只有张家界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充分,而其他地区相对滞后很多,这种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给行业造成壁垒,区域割据的出现阻碍了全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也为文创产业的组织创新增加了阻碍。

三、湖南武陵山片区文创产业组织创新对策

1.组织文化创新

组织文化的创新是文创产品组织创新的根本,文化意识的觉醒对于文创产品的发展和开发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组织文化创新首先要对当地的文化进行科学规范的梳理,确立当地的特色文化,根据特色产品研制特色文创产品,积极组织当地人员学习,改变行为生产方式,接受当地特色文化,改变对文化的认识。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增强文创产品创新意识,激发人们对文创产品的创新意识,打造地区品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不断提高地区品牌知名度,拓宽民族文创产品范围,积极开发创新性文创产品,逐渐将地区特色文化根植于人们内心,形成特有的组织文化。

2.组织经营方式创新

组织经营方式创新的前提是组织经营理念创新,组织经营理念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現代化技术进行网络销售。第一,改变经营思路,深入了解市场,做好前提调研,对未来文化市场和文创产业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认识,结合自身特色,开发文创产品;第二,通过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武陵山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发现最终消费者,充分了解消费者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的消费欲望,不断输出自己的特色民族文化产品,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迅速抢占文化市场份额,实现经济的发展。

3.组织生产方式创新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是注定被市场所淘汰的,因此,武陵山片区文创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发展产业化生产,形成集群生产,一方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集群化生产也能降低成本,扩大片区文创产品影响范围,从而促进片区人口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的发展。

此外,生产方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整合当地文创产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坐收利益,实现当地人口的脱贫。同时,集群化生产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生产方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在未来的文创产品生产中,将成为主要的一种生产方式,因此,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文创产品组织创新可以从改变生产方式入手,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伴随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也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可以作为一种产业大力发展开来。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具有积极作用。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多民族集聚,文化多样异质,具有极大的文创产品开发价值,这也正是落实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途径之一,因此,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流。本文主要针对湖南武陵山片区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地区文创产品发展和组织创新提供一定建议,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韩晓宁,郭玮琪.出版文创:产品创新与升级之路——出版文创的产业实践思考[J].出版广角,2017(22):22-24.

[2]刘 勤.创新成都文创产业体制机制  推进文创中心城市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7(8):486-487.

[3]杨艾璐.互联网+”视野下辽宁文创产业创新驱动与战略融合——第一届辽宁文化创意产业论坛综述[J].新世纪剧坛,2015(5):47-50.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柳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文创产业发展的思考
转型升级背景下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上海文创产业景观偏好研究
台湾文创产品营销策略初探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客时代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创新成都文创产业体制机制 推进文创中心城市建设
银行业的“文艺范儿”
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