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村镇污水PPP项目技术选择和管理模式

2018-08-23赛金妮陈伟雄

城乡建设 2018年15期
关键词:村镇污水处理污水

■ 赛金妮 陈伟雄

PPP模式应用于污水治理行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文章对广东省村镇污水特点、处理要求和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采用污水捆绑打包PPP模式推进的区域村镇污水治理项目,探讨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选择,为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落地提供借鉴意义。

一、村镇污水特点

(一)规模差异明显

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来源包括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周边农村村民生活污水,并含有部分公共污水和工业废水。珠三角地区乡镇经济发达,人口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公共污水和工业废水量较大,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以万吨级为主;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规模以几百至千吨级为主。一般来说,镇区人均污水量指标比农村高30~50%,其水量占到镇域的40~70%,且镇区作为城镇化人口集聚地和发展的区域,污水量有增长的趋势,故镇区是污水重点治理的对象。

(二)水量难以确定

农村受城镇化政策影响,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出现空心村和老人村的情况,村庄实际居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差异较大,在重大节日时人口暴增,给污水量确定带来一定困难。

(三)配套支持不足

农村属于自治体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运营维护费用缺乏收费法律政策依据,基本靠农村“一事一议”方法解决,故存在费用来源和管理模式的不确定性。

(四)处理方式多样

农村分布分散,污水处理规模普遍偏小。对于地多人少的地区,污水规模多为数十吨,宜分散处理;而地少人多的地区,相对发展比较均匀,村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部分村人口高达3万多人,宜连片整治。

二、处理要求及目标

镇级污水处理厂属于环保重点监控的对象,建设要求和排放标准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处理排放标准在一级B及以上,生态敏感地区甚至需达Ⅳ类地表水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目前由各地制定,国家层面未有统一的排放标准,从各地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国家准备颁布的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看,有一级B、一级A、二级、农灌等排放标准。大部分农村环境容量很大,农村生态和水环境定义不确定或缺乏定义,如何引用排放标准存在不确定性。建议以不实质性影响水体功能和环境影响为目标,尽可能简化指标和降低排放要求,降低不必要的无效环境治理成本。

农村污水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人居环境,解决污水横流、蚊虫滋生和疾病传播等问题。污水应采用管渠收集,避免外露。

三、区域村镇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处理工艺选择

采用PPP模式建设管理的污水处理厂,投资人在工艺选择上应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采用风险易控的熟悉工艺。较大规模(如5000吨/日以上)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可参考成熟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选择。以下主要讨论对于区域(或整县)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捆绑打包PPP项目,规模较小的村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一)稳定达标

运行稳定是选择小规模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条件,也是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前提。

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工艺需具备承受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能力,运行稳定,减低对熟练技工依赖,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有效稳妥地降低运行成本。成套的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需要考虑系统集成装置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工艺一般选择接触氧化工艺或接触氧化和活性污泥法协同工艺。

(二)经济实用

工艺选择需要重点考虑的条件是经济实用,该条件决定了项目的盈利状况。经济账需考虑设施的初期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建设成本不仅仅是装置的造价,还包括运输、现场吊装与安装、开挖等土建的成本。运行成本最大考虑对象不是电耗,而是人工成本,采用物联网平台化管理是解决区域大量农村污水设施管理的较好方法。维护成本包括定期维护、故障维修和易损件更换等,维护牵涉人工费用比重大,需要在工艺和装置选择时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三)运行管理简便

村镇污水处理PPP项目一般是区域(或整县)打包,处理设施数量都在几百个左右,大的整县村镇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的设施数量甚至超过千个,因此在工艺和装置选择上除考虑稳定性外,还需考虑运行管理的便捷性,易于观察和操作简单等,同时需要能实现无人值守,采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管理。

(四)易检耐用

以往的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安装责任在竣工验收后结清费用就结束,大量装置在2~3年内就基本不能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或存在难以检修的故障,设施沦为摆设,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而采用PPP模式设置了绩效考核机制,如故障不能实现及时检修,或设计问题导致装置使用寿命短,投资人将需要花更多钱进行设备更新,因此,选择工艺和装置时需要重视易检和耐用性。在这方面很多投资人没有太多的经验(设备属于外购),容易走弯路。

(五)生态造型

农村污水处理站的选址是一个难题,需要解决“邻避”效应问题。应改善污水处理装置的外观,采用生态造型,将装置放在村内,一方面降低收集管网造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装置易于维护,避免装置疏于管理造成停运。

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的示范工程,从笔者多年对几千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情况来看,“无动力三级化粪池+人工湿地”工艺的管养维护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管养水平严重影响出水水质,另外防堵、翻砂工作量较大,该工艺在没有严格出水标准的地区或配置充足专业维护人员的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但如果从稳定、易管、经济角度出发,采用有动力的接触氧化法或“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较为合适。当然,任何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都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关键在于产品化的设计水平,是否能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做到出水稳定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

四、区域村镇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中的管理模式

农村的自我治理模式有别于城镇,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上各地也有所区别。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设管理模式:

(一)村建管模式

原来的污水处理示范项目一般采用这种模式,政府出资,村委参与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但过程缺乏监督,设施减排效果一般,很多设施目前已停运废弃。

(二)村建管+专业指导维护模式

污水设施由村民建设,并配备专人管理。由县聘请专业公司进行巡查、维护和督导运营,需要制定维护管理规定(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以及维护维修定额,但这种模式只能保证设施能运行。

(三)村建+PPP项目公司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用于对存量污水设施的管理,如有村镇增量污水处理,将存量污水处理设施交由PPP项目公司一并管理。为达到处理排放要求,PPP项目公司需要对存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评估整改,对运行效果进行绩效考核。这种模式能够保证较好的、稳定持续的环境效果。

(四)PPP项目公司建管模式

一般由县(或镇)通过招标选择投资人,由投资人进行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和更新。这种模式建立起污水处理的建设与运营成果绩效管理体系,对环境效果设置了考核机制,能够在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条件下实现污水设施的持续稳定运行,避免无效供应。广东郁南县启动了全国首例整县污水处理捆绑PPP项目,为了提高项目公司的管理效率,要求项目公司将15个镇和903条村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以及112条村存量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物联网平台模式管理,最终项目公司仅需要45人进行管理,大大减低成本。对设施运行和处理效果设置绩效考核机制,实现按效付费。项目公司还可以通过聘请村保洁员作为兼职,由其进行日常巡检和简单故障排除,更好确保每一个设施点的持续正常运行,及时解决问题。

以往各村各自以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为目标,只重视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轻视配套收集管网建设,而上级部门对项目运行的环境效果不考核、不重视,缺少对设施运行管理的配套资金和技术支持,大量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沦为摆设。新时期区域村镇污水处理捆绑项目采用PPP模式,是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污水治理设施的有效供应,实现长效的环境改善目标,注重厂网一体、建管一体,实行按效付费。因此要管理好采用PPP模式的村镇污水打包项目,必须从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建设过程考虑项目的运行管理,采用无人值守的物联网平台管理众多设施。从管网收集、工艺和装置的选择上仔细下功夫,以环境绩效和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全生命周期成本观念建设项目,真正体现出政府将村镇污水治理交给社会资本的物有所值,实现双赢的局面。

区域(或整县)村镇污水治理采用PPP模式实施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短板、解决资金需求、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村镇污水特点、处理需求和目标,提出适宜于广东省区域村镇污水捆绑打包PPP项目的技术选择原则和管理模式。污水处理工艺应综合考虑稳定达标、经济实用、运行管理方便、易检耐用和生态造型等原则。从项目设计和施工建设过程考虑项目的运行管理,以效果为导向,对环境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建立无人值守的物联网平台管理模式,力争在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条件下实现设施稳定持续的减排效果。

猜你喜欢

村镇污水处理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