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0H行星齿轮轴渗碳淬火工艺优化
2018-08-23朱百智
■ 朱百智
扫码了解更多
1. 概述
(1)技术要求 某公司承接了出口机车件行星齿轮轴的来图加工业务,材料是4320H,外观尺寸为φ184mm×727mm,模数是11.56。渗碳淬火技术要求如表1、图1所示,其引用了AGMA923标准,与国内外通用的标准ISO6336-5相比,增加了齿根层深要求和非马氏体组织要求,齿根层深与齿面层深比例要求约为0.66(3级齿轮要求),本文以增加齿根渗碳硬化层深为主要目标,对渗碳淬火工艺进行了优化。
(2)齿根渗碳硬化层深影响因素 结合有关文献及笔者的工艺实践认为,齿根渗碳硬化层深的影响因素包括:①曲率半径:齿根曲率半径大于齿面,导致齿根渗碳速度慢于齿面,因此有关标准区别了齿面和齿根渗碳硬化层深要求提法。②渗碳初期,到温不同步:齿根有效尺寸大于齿面,渗碳到温滞后于齿面,齿根实际有效渗碳保温时间短于齿面,也是齿根渗碳层深低于齿面的主因。③淬火加热和冷却环节:淬火保温时间和冷却不充分,也会降低齿根硬化层深。④原材料淬透性:齿根硬化层深与淬透性正相关,即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淬透性增加,齿根硬化层深随之增加。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没有对这一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和改善。
图1 齿面和齿根检测位置示意
2. 工艺方案
行星齿轮轴的渗碳淬火设备为RJ160/550J深井渗碳炉(有效尺寸:φ1600mm×5500mm),装炉方式如图2所示。本文设计了三种工艺方案,分别为常规工艺、淬火优化工艺及预渗+淬火优化工艺,如表2、表3和表4所示。
表1 渗碳淬火技术参数
图2 装炉示意
(1)方案1(常规工艺)从表2可以看出,常规工艺的渗碳过程主要包括均热、强渗、扩散降温和坑冷等过程,淬火油冷过程开动油槽搅拌器。
(2)方案2 (淬火优化)方案2(见表3)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对淬火环节进行了优化,主要措施包括:淬火加热820℃保温时间由3h延长到4h;以及在油冷过程初期,提高淬火油的流速。
(3)方案3(预渗+淬火优化) 如前所述,基于齿根渗碳到温滞后于齿面,方案3(见表4)在渗碳环节增加了930℃预渗(时间:1h,碳势:0.8%),以缩短二者有效渗碳时间的差距。此外,继续采用与方案2相同的淬火优化措施。
3. 结果与分析
三种不同工艺方案的结果对比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三种工艺方案条件下:
(1)表面硬度、心部硬度、齿面硬化层深及金相组织的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且无明显差异。
(2)齿根渗碳硬化层深明显均浅于齿面,说明曲率半径对渗碳硬化层深影响显著。
(3)延长淬火保温时间,提高淬火油的流速,齿根硬化层深由0.6mm增加到0.98mm,增加了约63%,但没有满足技术要求1.27mm。
(4)增加预渗,延长淬火保温时间,提高淬火油的流速,三者同时作用,齿根层深由0.6mm增加到1.56mm,增加了约1.6倍,齿根层硬化深/齿面硬化层深约为75%,达到了AGMA三级齿轮等级。
4. 结语
(1)由于曲率半径的差异,齿根渗碳硬化层深明显均浅于齿面。
(2)增加预渗,延长淬火保温时间,提高淬火油的流速,三者同时作用,改善效果显著:①齿根硬化层深由0.6mm增加到1.56mm,增加了约1.6倍。②齿根硬化层深/齿面硬化层深比值约为75%,满足了AGMA三级齿轮(66%)的要求。
表2 方案1(常规工艺)
表3 方案2(淬火优化)
表4 方案3(预渗、淬火优化)
表5 不同工艺方案的结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