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有座鱼峰山

2018-08-22海代泉

三月三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级刘三姐峰山

海代泉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一行从柳江北岸跨过雄伟的公路大桥,沿着宽阔整洁的鱼峰路往南走,行约两公里,就来到了八十多米高的鱼峰山下。大家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唐代柳宗元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对鱼峰山的一段精确描写:“石鱼之山全石,无大草木,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

鱼峰山拔地而起,直插蓝天,多像一条大鲤鱼,奋身从潭水中跃出,仿佛正在张开鳞鳍飞向茫茫苍穹,据说鱼峰山就因此得名。

走进鱼峰山公园,满眼翠绿,山脚浓荫覆盖,传说鱼峰山本来是光秃秃的,现在这些长在岩石上苍老的朴树和椿树,都是清朝嘉庆年间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老和尚所种。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树阴下摆设着精致的石桌椅,几位老人正在围桌下棋。他们是附近几家工厂的退休老工人,也是鱼峰山公园的常客,经常来这里练太极拳、下棋、打扑克,欢度幸福的晚年。

这时,从半山腰传来一阵山歌声:

鱼峰山上姐成仙,

山歌传下几千年;

如今广西成歌海,

都是三姐亲口传。

多么优美、动听的山歌啊!如果说广西是“歌海”,柳州鱼峰山就是当之无愧的“歌山”了。我们踏着歌声,沿着东北方向的一条洁净的石阶一级一级地登上去,约五十级,便来到三姐岩。这是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岩洞,它之所以成为游人必到的地方,是因为传说古代壮族有名的女歌手刘三姐当年就住在这个岩洞里。洞口有一块光滑的石头,叫做“麻兰石”,是刘三姐当年搓麻绳、织渔网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劉三姐,每逢工余或假日都爱聚集到鱼峰山来唱山歌。每年的中秋佳节,从柳江、柳城、宜山等地有大批歌手赶来鱼峰山对歌,山上山下、附近林荫小径、小龙潭周围到处人山人海,彻夜歌声不断。我们相约等到中秋节之夜再来一游,亲身体验歌会的盛况。

走出洞外,一位同志遥指半山腰的一个空坪告诉我,1963年柳州市人民在那里塑造了一尊高达一丈二尺的刘三姐水泥塑像,刘三姐骑着鲤鱼,昂首向天,仿佛张口欲歌,神态栩栩如生,可惜后来被当成“四旧”捣毁了,后来市里有关部门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重建了塑像。

我们继续沿着石级向上攀登,不一会儿来到半山腰的一个大岩石前面,博物馆的一位同志指着洞口一大片摩岩告诉我,该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对鱼峰山的摩岩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新发现的估计多达一百处以上。我走近细看,只见左上方岩石上刻着:

石骨蔚为鳞,

风云恣天骄;

宛然欲化时,

回视龙潭小。

作者署名许清猷,是清初的一位文人,这首五绝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这条石鱼将要变化飞升之际,回过头来看到下面的龙潭显得很小很小了。由于采取动态去写静止的鱼峰山,把这座山写活了。转过身来我又发现洞口右上方岩石上刻着另一首五言绝句:

势欲凌霄汉,

天然一石鱼;

乾坤留行迹,

我辈复何如?

作者李定业,也是清初的文人,他有感于这条“石鱼”怀有远大的理想,奋身飞向云霄,终于在天地间留下了奇迹。

附近尚有不少摩岩,我又细看了许久,发觉内容大多是描写鱼峰山的形状、登鱼峰山纪游之类,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志,现在读着这些两三百年前的题诗、题字,还使人强烈感受到当日作者登临此山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给我们一定的鼓舞和力量。

我们从烈日下走进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岩洞内,凉风习习,迎面吹来的风沁人心脾,精神亦为之一振。这个洞叫做“三星洞”,又名“寿佛洞”。穿过右边一道狭窄的岩门,略走几步,豁然开朗,便进入了“螽斯岩”。这个洞又叫“花婆岩”,较前洞略小。同游的一位同志指着岩顶一处摩岩告诉我:题字“梁国栋郭伯颜同为鱼岩之游——元至大元年戊申”,是现在鱼峰山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摩岩,至今已有六百七十多年。往左而行,我们来到了号称“西天玉洞”的“罗汉洞”,洞中宽阔平坦,怪石嶙峋,玲珑突兀,置身洞中仿佛到了西天如来佛的大殿。攀上“罗汉洞”高处石阶,仰头可以望见蓝天,洞顶有几个小洞,天窗似的透进光亮来,这就是纯阳洞。岩顶有一巨大石壁,上刻“大有洞天”四个斗大的字,洞的右下方另有渠道可通“阴风洞”,传说此洞通过柳江水底,出口在柳江北岸旧府衙门内,宋将杨文广被侬智高围困在柳州城,曾由此洞逃出。我们漫游在这条石鱼腹内,发现这几个洞洞洞相通,真是处处奇异,无不玲珑深秀,使人惊叹天工造物的巧妙。

我们沿着石级转过西面,手攀铁栏杆,脚蹬更为陡峭的石级;沿着蜿蜒的登山小道往上攀登,大约踏上两百多级石阶,才登上了峰顶。极目远眺,柳州市全景尽收眼内,远处的柳江像一条系在金色葫芦上的蓝飘带,把市区划分为南北两岸。满眼尽是新建的厂房、宿舍,鲜红的大块瓦和雪白高大的墙身耀人眼目,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使人产生一种新奇之感,震惊于柳州市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低头观看山下的小龙潭,潭水碧澄澄、清汪汪,闪动着粼粼波光,像一面明亮洁净的大圆镜,倒映着险峻、挺拔的鱼峰山,山光水色两相辉映,奇妙地构成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使人感到像是站在一条从小龙潭跳出来的大鲤鱼头上,正在向青霄飞去,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南潭鱼跃”的柳州八景之一。小龙潭有悠久的历史,陆羽在所著《茶经》一书中称它为园泉,柳宗元在所写文章中称它为灵泉。洪水期间潭水随江水涨落,冷水泉上有碑记可考。

博物馆的一位同志提议再去看一处古墓,我们绕道北山麓,来到戴钦墓前。据《柳州府志》所载,戴钦是柳州附近的雷村人,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刑部主事,为人刚直不阿,敢于评议朝庭大事,后因触犯权贵,遭廷杖伤重而亡,遗体运回葬在这里,这座墓是后人重建的。戴钦“为文及诗清新俊逸”,著有《鹿原集》,他生前作的七律《登立鱼峰》就列在墓边的岩壁上,字迹还依稀可见:

小龙潭上立鱼山,

绝壁悬萝岂易攀;

金磴斜分天路转,

翠霞高抱玉峰闲。

洞中白日凭吞吐,

江上渔舟自往还;

清啸随风落牛斗,

置身遥在五云间。

诗虽然并非名篇,但也能生动写出鱼峰山的特点和作者登临时独特的感受。我们仰望在落日余晖中像一条金色大鲤鱼的鱼峰山,吟诵戴钦的诗句,慎终追远,缅怀前贤,仍可想见当年游人攀登鱼峰山的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拨款开辟通往山顶的石级,还加了一道保护的铁栏杆,为攀登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戴钦写的“绝壁悬萝岂易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

猜你喜欢

石级刘三姐峰山
宝仙娜9.2声道/JBL卡拉OK系统 赣州九里峰山私人影院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冒雨访石洞源
寻找刘三姐(外一首)
黄四姐牵手刘三姐 同心共筑旅游梦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