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过大年风俗
2018-08-22农冠品
农冠品
壮族历史悠久,其先民是百越(粤)、西瓯、骆越族群。后来衍化成俚、僚、俍、僮。再过后“僮”改为“壮”,即现今的壮族。
壮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有一千四百多万,其他分布于云南的文山、广东的连山等地区,人口有三百多万。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是稻耕民族,生活于亚热带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与北方民族不同,如居住多为适应亚热带气候的“干栏式”房屋;又如服装,因常下水田耕种,男女多穿宽脚裤、短衣衫,少穿长褶、长袍之类的服装;鞋子多为开口布鞋,少穿皮革或长统靴。饮食方面,多为粥、饭相间,白天下田时用竹筒装稀粥解渴、充饥,晚上才吃米饭。
壮族过大年,从十二月(即腊月)三十至新一年的正月十五或三十。过大年前,每家每户先备足柴火,家中妇女从山上打回柴火放在自家门前,有数十担之多,堆起如一堵小墙。过年的香火也要准备,有从圩上买来的,也有自家用山上的香樹皮粉和香树叶胶等原料相配加工成的香支。
年三十晚宴(即年饭)上,必有白切鸡。鸡是阉鸡,在离年三十还有一两个月就将阉过的公鸡圈养,以玉米为饲料,鸡的重量可达七至八斤,皮黄肉嫩。过年一定要包糯米粽子,有大粽、中粽、小粽三种,包粽的叶子一种是从山上采回的“棵公叶”,一种是自家后园种的“青叶”。这是过大年准备阶段。
接下来是搞清洁大扫除。从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每家先把“灶王”送走,把灶王送走了,才能进行大扫除。这叫“二三送灶,二四扫屋”。把家里的灰尘扫掉,把香炉的香灰倒掉,用柚子叶煮的开水将香炉洗干净,晾干后将新白米装进香炉。家里清扫干净之后,妇女(包括主妇或媳妇、女儿)开始包粽子,大粽三至五斤,粽心放红、绿豆和猪肉条,经济富足人家放猪腿肉;中粽一二斤,粽心放红、绿豆和猪肉条;小粽是素粽,粽心只放红、绿豆作心,作供奉花婆神和供牛轭、犁、耙之用。男子忙做米饼和爆米花“塔糖”。米饼是糯米粉拌红糖,压人饼模后,压出的米饼上面显出“喜”字,以示新年之喜悦与喜庆。米花“塔糖”亦用红糖与米花相拌,提成尖塔式样,用于供奉祖宗。供奉祖宗的供品有鸡、猪肉块、米饼、米花塔糖、柚子、大粽子、香烛等等。家中老者自制纸钱串串,用纱纸叠起,用剪刀剪出铜钱样,上面印上马或牛的图像,挂于神坛左右,供奉祖宗。
年三十晚,灯火通明,不熄灯火,不断香火,男女守岁,男的上香酒、敬茶;女的坐于火塘边聊天,或品尝粽子。三十晚的“过节宴”,一家老少大团圆,以鸡肉为主,伴有扣肉、豆腐圆等等,满桌佳肴。家有小孩,留鸡巴腿,鸡肠、鸡肝留给老人。小孩不能吃鸡肠,风俗说怕以后读书写字不端正,像肠子一样扭;小孩不能吃肝、肾,风俗说吃了就变笨,脑子不开窍。过年鸡留下两只鸡爪子,用它来观察年景:鸡爪子抓得紧密,表示新一年有钱财抓到手;鸡爪的筋根根透明,表示一家安康无病痛,若筋呈黑色,预兆新一年家人身体欠佳(此为古代壮人鸡卜遗风)。年三十晚,家家户户在门口燃放鞭炮,燃放得越多越亮表示越吉利。
年初一天蒙蒙亮,每家妇女担起水桶争先到泉边、潭边或溪边挑新水,将随身带的香火供于水边,以示对水神(都额)的尊敬。挑回来的新水,一用来烧热水,给全家人洗脸,洗去旧年的尘污;二用来煮汤圆供奉祖宗,也是全家人的早点。年初一不许杀生,只吃年饭剩下的饭菜,或点心之类素食。年初一不许扫地,不许乱动、乱搬家中物件;不许骂人、说粗口话;也不许到别家串门,必须守候在家里,为供奉祖宗服务,要尽心尽力。
年初二又起一个高潮,家家杀鸡祭祖。供奉之后,放鞭炮,把来过的各种神灵送回各自地方。一家人可以吃荤,可以扫地,清理垃圾杂物,小孩可以到屋外玩耍、游戏,大人可以互相串门问安。
未出嫁的女子,壮语叫lwgsau(勒俏),穿上节日盛装,参加“打转”和“打榔”娱乐活动。“转”,是用鸡毛插成的旋转物,抛在空中,双方互相拍打,看哪方打的次数最多,哪方就取胜,故称此为“打转”。“榔”,是脱谷粒的器具,用铁木做成,长二至三米,中空,女子用舂米棒在“榔”的两沿有节奏地击打,发出轰隆动听的声音,回荡于村寨、山谷间,俗称“打榔”。男子则穿上新衣、新鞋,成群结队走村串寨,到亲友家拜年,喝新年酒,唱山歌,以歌交情结友。
正月十五,壮家家家户户做糍粑,有芝麻糍粑、素糍粑、糖糍粑,大的糍粑如脸盆那么大、那么圆。家中媳妇回娘家担上一担糍粑,另一头是粽粑、肉。到娘家或过夜,或当天回转。临走时,娘家把大糍粑切下一半,由女儿又带回夫家,娘家还会送有特色的食物给女儿作为回礼。
过了正月十五,妇女开始作春耕准备,备肥料,选种子。男的上山铲草皮作草木灰肥料。过年的气氛慢慢淡化。到正月三十那天,还过一次小年节,将家里的粽子吃完,杀一只鸡,全家吃一次小年饭,之后就忙于农活。要出门谋生的,有的过了正月十五就离家,有的过了小年节才离家。待三百多天后,又可共度大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