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量走向质量

2018-08-22

湖南教育·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正方体体积青年教师

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是一所两校融合的学校,新校区始建于2012年12月。2015年,岳麓区桐梓坡小学整体搬迁至滨江小学。随着两校的融合,学校各方面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达到“1+1>2”的效果。滨江小学数学组根据两校数学教师情况,积极探索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数学教研文化。

青蓝课———精准指导,磨出厚度

数学组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或是曾经的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或是市骨干教师,一直活跃在数学教学第一线。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教研全方位的带教。

磨———从模仿开始。每年的“千课万人”活动,学校会派出青年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学习归来,数学组安排青年教师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名师课进行模仿。比如,肖丽华老师模仿张齐华老师的“圆的认识”,甘美晨老师模仿黄爱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张炳村老师模仿刘伟男老师的“速度的认识”,等等。对名师的移植课,执教老师都会仔细思考以下几点:我为什么移植这节课?这个内容适合自己的班级吗?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移植“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听完移植课,大家建议将课堂主线索“表示什么数———有什么用”改为“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怎么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属于五年级的内容,下移到四年级,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改编,改变教学形式,以更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而移植“我不是笨小孩”这样有难度的课,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根据学情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调整,否则一拷贝就走样。

磨———要精准直击。数学组每年都会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师徒结对。确定了师徒后,徒弟会深入师傅的课堂。平时师徒会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师父常常在讨论中给徒弟传授各类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张炳村老师会把师父的课录下来,再根据课堂实录一字一句写下来。师父也会提醒她,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操作实践、回答问题时每一次不同的反应、回答,以及老师怎样很好地做到及时评价。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在预设中,也要能顺着学生的回答,给予中肯的评价,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到教学预设中,让学生的思考回到正确的方向。师父在听她的课时,还会直接指出教学中的问题,比如,课堂设计的提问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常常抓不到问题的重点,也难从提问中看出老师的设计意图,与高效课堂背道而驰。在师父的帮助下,她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问题的设计上,每次提问前都要先自问一下:“这个问题学生能理解吗?抓到重点了吗?”这样的磨课,直击弱点,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提高。

磨———要不怕反复。磨课肯定会有多次反复,才能上出精品课。比如,林坚老师指导徒弟时,要求徒弟在给学生上课前,先多次录制无学生参与的教学视频,然后对照视频,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经历这样的过程,徒弟感觉自己在一点点进步,对课堂的结构框架和细节慢慢熟悉,课堂的整个流程能自然流利地舒展,在教室上课时,能做到胸有成竹。课后,师父还是给她提了很多建议,如当学生的回答不在预设中时,不能硬生生地把学生的思维牵过来,而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师父也鼓励她,课堂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在于平常的磨练,只有磨到位了,课才能上好。

竞赛课———精细打磨,赛出精彩

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数学组的全员赛课在每个学年上学期的第二周拉开序幕。打磨竞赛课,需要更好地研究教材,从而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更能提高数学组的凝聚力,提升数學组的研课能力。

赛———采取分组制。一年一次的竞赛选拔,数学组尝试过几种选拔方式。最开始采取青年教师全员参赛制,但学校青年教师较多,需要两天才能赛完,过程繁冗。后来采取教学设计选拔方案,依据教学设计课件进行初选,再通过赛课进行第二轮选拔。尽管选拔速度快了,但是教学设计终归是静态文本,教师的创造性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不能很好地从中显现。这两种方式基本只保证了参赛者数量。最后,教研组结合两种方式,建议青年教师在假期仔细研读教材,挑选内容,设计好教案和课件,年级组集体进行修改完善。新学期开学后,青年教师先进行10分钟片段赛,然后根据教学设计、教师总体表现将参赛教师分成两组,一组参加学期初片赛选拔,另一组在学期中进行校内评比。这样采用“各人构思—分组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片段赛—选拔赛”的方式,既保证了全员参与,又提高了选拔效率。

赛———要精细打磨。初选的参赛课,挑选出主讲教师,再制定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在教学设计、细节处理上再次精细打磨。比如,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一课中,我们结合教材和学生活动经验,合理选择学习材料,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数学味两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1.在导入中理清转化思路。先试求百变魔尺的体积。借助两个一模一样的百变魔尺导入课堂。先出示长方体形状的百变魔尺,提问学生如何求出体积。接着出示球状的百变魔尺,讨论体积的求法。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可以把球状的魔尺也变成长方体形状的魔尺,求出体积。再试求橡皮泥的体积。学生有捏橡皮泥的经验,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都可以求出体积。因为引入了生活中的玩具———百变魔尺和橡皮泥,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刻被新奇的玩具吸引了,学习的积极性随即调动起来。在这样简单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转化的思想。2.精心设计实验环节。实验前,为了提高实验的效率与效果,老师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容器的盛水量和液面的读数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与合作,讨论用量杯和正方体盒子两种不同的容器,怎样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的实验环节包含4个层次的目标:一是会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是选择用量杯和正方体容器进行测量,并且正方体容器还包括有刻度与没有刻度两种。没有刻度的正方体容器要求学生借助刻度尺量出液面的高度和正方体的棱长再进行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三是实验用品的选择,实验时有下沉的物体,有上浮的物品,泡沫可以用秤砣压在水里进行测量,乒乓球的体积可以用排沙法进行测量;四是验证排水法的可行性,用规则的长方体既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体积,也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出它的体积,由此得出排水法是可行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学得扎实,也玩得开心。

赛———要总结反思。一节竞赛课,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必要把收获和困惑记录下来。老师们通过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千金难买回头看,每次集体和个人的评价反思,可以为后续的研课活动积累经验。例如,我们把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过程整理成教学实录,在省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数学组老师们通过竞赛课和青蓝课的交替、青蓝课和常态课的衔接,把青蓝课、竞赛课当作自我学习和提高的一种途径,不断拓宽思路,开阔眼界,从数量走向质量,从数学经验走向数学思考,让滨江小学的数学教研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执笔:吴波勇、李晶月、谢凝)

猜你喜欢

正方体体积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谈拟柱体的体积
智力魔方
谁的体积大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谁和谁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