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2018-08-22朱希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改进措施内部控制

摘要: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但随着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大大阻碍了国有资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掘、利用国有资源,发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诸多财务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当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单位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在企业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評价和自我控制的一系列方法与程序的总称。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二、解析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现阶段,各单位大部分缺少完善的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有相应制度和相关财务制度,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实际效用极其有限,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国有资产缺少科学的控制、保管制度,从而导致的大量资产流失和浪费。

(二)资金管理存在问题。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对其资金的调配与使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大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建设,对资金使用不能进行长远规划、随用随取,使得相关财会数据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资金管理问题百出。

(三)内部控制、风险意识淡薄。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内部控制意识、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决策者素质低下,在投资前缺乏严谨的态度、可行性评估、风险预测以及一系列的论证,易出现一味求新、盲目购买、无序投资、没有统筹规划。

(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单位在选聘财会人员时,制定的标准、门槛较低,随意性较强,导致录用的财会人员素质偏低,忽视对其的集中管理和培训,导致部分财会人员只会机械性地进行记账,而忽视自身对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的学习,进而造成自身逐渐与财会人员的要求脱节,影响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监管体系不健全。目前,监控机制很不健全,有的企业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流于形式,使得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内部尚未设立审计部门,如有设立的仍存在机构不健全、缺少对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流程运行的监督和评价,缺乏对有关环节的评价及分析,不能够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对国有资产长期不盘点,或者有盘点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对国有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控制,这对我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

三.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控制和保管制度。国有资产缺少科学的控制、保管制度,从而导致的大量资产流失和浪费。实际控制不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导致管理混乱、不力,等级制度、保管制度缺乏,经营效益指标不够科学;二是缺乏职务的适当分离及活动的适当授权,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存在财务人员兼职国有资产管理。

(二)固有的财务制度、思想根深蒂固。由于固有的财务制度、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有所束缚,难以打破固有思维进而去接受并运用诸如选择成本、风险预测与控制、时间价值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导致在最终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三)人员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在产权上存在着一体与分离的本质差异,致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要素驱动,思想觉悟低,自认为国有资产的损失与否与自身无关,仅仅认为其是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必备工具,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缺乏责任感,重视程度不够。

(四)内控监督体制不完善。在国有资产的整个管理过程中,一些单位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体系。由于事业单位内国有资产产权分离的特殊性,造成了机器设备是单位的而使用是公共的。

四、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相关完善措施

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财务制度的有效建立与实行、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以及常规化,对于更好地维护国有资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过程中存在的各个问题要客观对待、积极改正,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财会制度。各单位对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正与完善。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加强对各级单位财务制度巡查的力度,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而是具体付诸于实践,真正融入到各级单位日常管理当中,使按规、按程序办事成为常态化,制度成为规范人员行为的有效工具。还要加强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应有效用,最大程度上维护好国有资产。

(二)加强对资金的运用及管理。首先,要建立保管制度,防止国有资产丢失;建立赔偿制度和奖励制度;建立有效、合理的奖励机制;其二,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保密的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其三,切实做好对非经营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非转经”的专项管理制度,实行专账管理、计提折旧,实现“非转经”资产在经营中得到足额补偿。

(三)强化风险预测及控制。首先要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或聘请专家,对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评估;其次,规范经营、经济活动的相关权力,实施有效的监控,防止滥用造成经济损失;最后,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责任制,降低风险等级。

(四)提高人员素质。一是要提高他们对国有资产管理和维护的意识,只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国有资产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使相关规定真正得以实施。二是在选聘财会人员时要加强甄选力度,制定严格标准,提高选聘时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健全监管体系。首先,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且符合法律规范,确保其执行有力,对于违法者应追究责任;建立内控评价体系标准、设置审计准则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对审批人员的权限进行设定;设计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五、启示

总之,组织内对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应打破固有思维和模式,积极引入新的财务制度和模式,接受新的、更加科学的理念,摒弃那些固有的、落后的理念和制度,不断对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与补充,深化组织内相关体制的改革,以期建立一套更加科学、高效、实践性强的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维护国有资产。

参考文献:

[1]邓迅雷.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管理世界2016(08):121-123

[2]王霞.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集体经济.2016(03):58-60

[3]杨西彬.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内部审计2015(04):81-83

作者简介:

朱希璇(1992—),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会计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改进措施内部控制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