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公共利益保护的经济法研究

2018-08-22吴琳英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经济法

摘要: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于社会居民,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其都应该担负起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社会公共利益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而经济法则能够将该原则所具有的权威性加以最大化处理。故针对此,文章以研究经济法为核心,将公共利益保护作为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分析。希望文中内容能够为经济法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用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公共利益保护;经济法;经济法保护

引言:

我国公民拥有宏观的公共利益,这一利益条件针对所有国民而定。但深究其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公共利益实际上不能够被逐一罗列。而当前国内多数涉及到公共利益保护的问题,基本都能够与个人利益形成对立局面。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发生的公共利益伤害性事件,都是因个人利益条件而产生的冲突现象。公共利益所包含的权利来源于国家,因此我们国家有必要也有义务规范相关法律,从而完善的保护民众的公共利益不受侵犯。经济法就是保护性法律中的一种,其可以在守法的情境下保护公民的公共利益不受个人无理要求所侵犯。因此文章对面向公共利益保护的经济法进行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深度研究,更加深刻的分析经济法所能够提供的保护功能。

一、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阐述

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而在几十年前,曾经有部分学者为了对其界限加以区分,便在阐述了个人利益的概念后,直接将公共利益的定义圈定在个人利益范围外,即与个人利益不相同的为社会公共利益。但从公共利益的范围推演结构来看,公共利益实际上更像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也有学者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了特别描述,“不了解个人利益形态的人,便也不会明白公共利益所具有的价值。”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判断利益时往往都会认为个人利益大于公共利益,因为西方人往往认为人是社会的组成,而社会的运转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利益。利益在他们的文化中也会被延伸成为其他词汇,例如愿望、家庭关系的形态等等。而在中国,虽然每个国人也都看中个人利益,但在教育的长期作用下,人们往往也会将公共利益作为重点维护的对象,他们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论述,在中国社会环境中所指的公共利益,实际上就是综合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组合品。

同理,我们国家也格外重视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在当下可见的所有法律中,只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便能发现,其内容中基本上都存在着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相关条文。公共利益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被国人所认可,也就是说当某一形式或物质带有整体性价值,且被国人认同时,那么这一物质实际上便具有了公共利益的保护价值。其二则是其可以综合人们对于国家的期望。简言之,当国人对国家拥有一些整体性的诉求,且拥有诉求的人能够达到一定数量时,那么这一诉求或愿望便也能够构成公共利益。

二、试论经济法与公共利益的关联关系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形态诞生在社会中。经济活动意味着资金的流动,而资金是每个家庭平稳运行都需要拥有的社会资源,因此抛开一些特定因素,拥有经济能力就是每个国人的诉求。而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也正是因为经济具有流动性。如若资金流仅能在某一层面中运行,那么处于其他层面的人便失去了对谈的能力。和谐也将不复存在,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滞后现象。故若要维持社会的持续平衡,我们国家便应该使用一些特定的保护和监管手段,维系这种正常流动的经济局面。因此国家便会在经济法中加入一些特定的保护性法律条款,用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性状态。

上文中所讲述的例子仅仅为一方面,当前随着电商产业和跨境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貿易形式已经产生。这时交易的公平性便成为了一种公共利益,因此人们需要国家加以维护,国家便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适当增加或修改一些保护性法律,继而进一步保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和经济产业的平稳发展做出归置性举动。

事实上在保护公共利益的进程中,我们国家给出了许多的处理办法。例如使用社会契约和心理契约进行维护,依靠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联进行维护等。这些办法虽然都能见到一定成效,但整体效果并不乐观,或者说未能达到预期内的处理效果。因此在不断尝试和推翻的过程中,国家终于找出了一种处理相对效率较高的途径。即通过经济法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经济法可以通过协调公共福利,保证所有对外贸易活动和内部经济活动能够在国民的预期值中进行发展。而在时间的推移下,公共利益已经不仅仅成为了经济法的改动原则,更是经济法建立的基本原则。

三、经济法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相关思考

(一)经济法的主要责任即为保护公共利益

时至今日,公共利益的具体范围仍然未能完善设定,因此国家只能通过不断优化各个法律来完善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在《宪法》中,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不能够以维护自身权益为动机损害公共利益。即使公民需要在特定场合中行使自己的权利,权利的释放也需要建立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宪法》虽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当公民在形式个人权利时真的对公共利益造成了真实伤害时,因公民所行使的个人权利不同,国家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便可能进入到难以直接定位的状态中。因此这时国家若要以更加详细的管束方式来维护公共利益时,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法律进行维护。而当公民因行使个人经济权利时损害了公共利益,国家便可以使用经济法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当经济法能够对等监管的范围产生变动时,国家往往会对法律进行修缮,继而加强经济法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定论,经济法设定的主要责任,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

(二)“公益诉讼”成为高效途径

法治社会正在不断进步,国家也需要在法治社会的发展中找到可以完善公共利益保护的途径。而在发展进程中,公益诉讼就是比较高效的方式。公益诉讼行为拥有行使限制,即公民若要上诉,具体上诉内容就必须要建立在公共利益被伤害的基础上。而这时,只要上诉内容符合国家规定,当地的行政机关便需要直接配合上诉者开展工作,直至能够通过合法手段,再度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利益。

结语:

综上,文章以公共利益保护作为主要方向,对具体的经济法保护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公共利益是国家利益中的一部分,也是公民对于国家的理论诉求。因此国家需要坚持利用法律手段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并且要随时按照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对相关法律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为比较难以定位的公共利益进行深度保护,令普罗大众都能够为国家事务分忧,继而真正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和谐存在的良性社会运转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水林.经济法是什么——经济法的法哲学反思[J].政治与法律,2014(08):87-102.

[2]刘水林,芦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式转化的经济学解释[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18(06):93-104.

[3]蒋悟真,李晟.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01):45-53.

作者信息:吴琳英,女,研究方向:民商法学,工作单位:上海景城置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经济法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法功能的挑战与应对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浅谈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