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视角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

2018-08-22陈永标王培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职业化构建高校

陈永标 王培

摘要:伴着国内外市场要求的提高,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随之提升。而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比较注重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巧,这也恰恰就是国内高等院校培养专业型会计人才的教学指向。现在许多高校在对会计专业的养成中,渐渐地加入了职业化的因素。因此,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探讨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站在职业化的角度,从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瑕疵着手,研究探讨该怎样对国内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为培养专业型会计人才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望能对业内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职业化;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构建;创新

教育乃立人之本,是国之大计。伴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拥有高能力的会计人才已成为各大企业争来抢去的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会计人才早已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我国上至211、985等一流学府,下至职业技能培訓中心,每年都会有千千万万的会计人才步入社会。但是,依据社会调查的反应状况来看,许多单位用人单位依旧无法招收到足够的拥有高能力的会计人才,这是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反思当前教学模式的所在之处。根据目前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立于职业化的视角,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对高效传统会计教学模式进行大变革和创新,构建出一个真正能培养具有高能力的专业型会计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一、高校在会计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病

1.1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课堂,依然是以教师向同学们单方向灌输专业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是在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伴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开始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企业管理人员。他们应该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给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真知灼见。但显然,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类人才的,传统的封闭教学只会越来越扼杀学生的天性,束缚其自由发展的能力,使其无法适应如今逐渐职业化的社会需求。

1.2课堂是唯一的教学环境,学生缺乏社会实践

显而周道,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仍是把学校作为第一学堂,更有可能是唯一的教学环境。学生在毕业之后,步入社会时,依然还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职业化培训,才能正式进入自己的岗位。然而由于在在校期间无法得到充足有效的社会实践,大部分学生在经过用人单位的培训之后依然无法迅速地适应自己的岗位,导致业务效率低下,严重者还会被企业辞退。所以在职业化的背景之下,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进行充足适当的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1.3教学材料太过老旧,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猎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学、税务学、审计学以及会计专业等许多领域。因此,会计这门学科应具备与之对应的种类健全的配套教学材料。单对会计这一专业来说,在国际范围内,这一学科的知识更新较为频繁,内容更新较多,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因此更新许多回,这样就使会计专业对教学教材的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学校对教材内容进行实时更新,找到最新版本的匹配教材。可是我国高校教学和教材订购隶属于不同的部门,教材有时很难满足教师对最新版本教材的教学需求。因此,往往导致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国际会计准则的调整进度,许多材料出现重复内容,浪费教学时间。

二、适应高校职业化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2.1在教学中融入现代科技,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多媒体计算机融入到课堂里,利用网上丰富的影像和图片资源使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具象化,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同时,老师也能根据与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以及信息反馈,及时地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将实践操作穿插在教学课堂之中。在教学进程之中,老师应该用其所学,授其所业,用上所有利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授学生怎样掌握会计这一门学科,怎样思索和研究探讨问题,怎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有效分配资源以及动手操作和规划,以此来加强学生摄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和诱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校企合作

为了适应会计这一学科对其专业型人才的栽培需求,我国相关高校在该专业教学课程之中,应加强社会实践课程的比例,保证该学科实践课程占据一定的学分。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这一学科的实践课程内容进行变革创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试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的试验,并激励有能力的老师主动担当实践教学课程,尤其是改善实际训练基地的建设。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与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深入密切的合作。企业源于社会,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的产物。对于社会的期望,企业理应给予一些回应,主动分担一些社会责任,为学校的在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并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与高校老师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指导和设备支持。譬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虽然与高校有所合作,给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支付一定的薪酬,还给子实习生工作指导。但总体上来讲,还是缺乏深度合作与战略策划。就长远意义来讲,建议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加强深入合作,为专业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更加优良的环境。

2.3关注国内外的会计准则调整进度,实时更新教材

随着国际总体格局的变化,国际上的会计准则也在随之变动着。各大高校的管理教育人员,应该实时关注着会计准则的调整,对教材进行着实时更新。与此同时,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要盲目地照着课本去教授,结合一些网上实时更新的资料和案列,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职业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我国高校需要对课程设置、教材形式、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造,构建会计教学新模式,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应用和临场应变,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奕.职业化视角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分析[J].青苹果,2017(8)

[2]于静.职业化视角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6(1)

[3]陈蒙梦.职业化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猜你喜欢

职业化构建高校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