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

2018-08-22查继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探索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查继兰

摘要:“有什么樣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帮助学生找到学好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相信语文应走在新课程改革前面,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寻求教学效率的提升,让最具人文光辉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达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课文内容转移的教学效果,完成有效的最佳的教学设计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相对而言,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差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要相对多的主动,把握好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的规避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孩子的语言天性和幼儿时期母语口语基础,尽可能好的做到接近孩子求知需求的形象生动,适当的条件和需求下进行一些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形象模仿教学,尽可能容易的让学生多接受教学内容和喜欢语文课。

一、在小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1.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是课堂能否活跃起来的关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总是把转移知识看成依葫芦画瓢的中介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本能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这样就大大的扼杀了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另外,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关于忽视儿童原有学习基础的描述是这样的:对于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许多老师根本没有认识到学生只需要借助拼音读出课文,就能够借助上下文自己理解课文的意思,而是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反复的讲解、分析和朗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实际上在小学语文低段的阅读教学中,很多孩子对方块字的敏感程度都是建立在拼音的基础上的,会写一个字要比会读一个字难多了,但是会读一个字了他们就会去想怎样理解这个字,再下去就是我该这样来学会写这个字。比如教学:爸爸、妈妈,从形体上看爸爸就是父亲,妈妈是女的,在他们不认识这两个词之前,也许要他们分清楚、记清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让他们在拼音的帮助下,很快就会读出来了,会读了就会有成就感,我们再鼓励他们去理解和学会写,写好了拿会去给爸爸、妈妈惊喜,再继续得到鼓励,这样或许就激发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停的读、不停的分析、解释,几番弄下去,教师自己要摇头,孩子们也会感觉枯燥无味的。

二、注重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1.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性原则。

课标提出“整体把握”,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样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在课文中,抓住那牵一发动全身的“点”“线”“面”……关键的词语、句子、过渡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三峡游》,教学时紧紧抓住“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展开,在品词品句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随着游览过程而增加。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把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学生已知的,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有困难的,教师组织大家互相帮一帮;难度更大点,借助其他力量,如查阅工具书,上网找资料,向专业人士获有识之士请教……如在学习《海的颜色》,第一个环节读大量描写海的词语,要求结合这些词语想象画面,用这些词语描写大海;第二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三个环节完成“表格练习”;第四个环节是交流“批注”感情朗读;第五个环节完成课堂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闪现亮点。

每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重难点,这才称得上有效教学。因而整个教学设计必须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若无帮助的,即使形式再好,再有特色都不需采纳;反之,只要能突破重难点的,即使在笨拙,也是有效的,只要教师走实“感知”——“感悟”——“感情”每一步。如在《用目光倾听》一课中,对于“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对本句话字面的意思进行理解,接着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如生病时,妈妈的目光好像在倾诉什么;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目光好像在述说什么;与同学解除误会时,同学的目光又仿佛在告诉我什么……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彻底品悟到,趁热打铁引导“同学们,你们现在所说的情况,往往可以用语言说上两句。然而有些时候真的无法说话,目光又起着怎样的交流作用啊?让我们一起走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出示相片,让学生们观察想象,“你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学生在这样感知、感悟后,情感生成水到渠成,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4.当堂作业,因材巧练。

“光说而不练假把式。”当堂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作业的设计,科学设计,因材巧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要做到因材巧练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除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用好教材及教参外,还要参考《课堂作业本》等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自己设计一定的练习,让练习促进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读悟也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夯实基础。

同时,在自主作业设计时要增强作业的典型性,精心选择足够类型、形式多样和适当数量的题目,让学生练一题而通一类,“不要学生做废题”;增强作业的多样性、趣味性,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背一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作业的自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作业的量、难度和形式方面给予不同安排,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开放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迁移性的练笔(续写、扩写、改写)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拓展性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针对性的操作设计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开放性的综合性学习为语言实践搭建舞台……学生兴趣盎然地上课,游刃有余地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认真面批后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快乐,练得扎实有效,课堂也就有效起来。

最后,我深信,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能够经受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将非常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猜你喜欢

探索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