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践做法研究

2018-08-22赵善斌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生产管理环境保护

赵善斌

摘要:当前国内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正在不断发展,营林造林为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维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的资源保障。在新时期,营林生产管理愈发受到关注。要求营林人员能够抓好这项管理工作。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例。探讨其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以期推进该地区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营林造林;生产管理

推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需要强化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对营林造林的生产质量给予足够的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让营林生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高峰林场作为广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国有林场。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5.5%,而且造林范围覆盖了省区内的12个市和50个县。广西国有高峰林场要贯彻生态保护原则。又要推进经济发展,就需要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朝着建设现代化新型国有林场这个目标出发。创造更好的营林效益。

1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涵括了营林建设、苗种培育、资金管理、市场考察以及盗伐防范等一系列内容。因此,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并不仅限于做好林木种植管理。如今林木资源市场需求日渐上升,林场必须认清原有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实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1.1营林生产管理方式缺乏先进性。在原有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人工管理方式属于林场固有的营林生产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场营林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尤其是这种传统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转变,导致现有的营林生产管理方式缺乏足够的先进性。再加上林场相关管理层与经营者对科学技术在营林生产管理方面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知。很难将其积极引入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环节中。即便引入了先进技术,相关人员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与现代化技术操作能力,难以完全掌握先进的管理设备或技术Ⅲ。

1.2树木良种造林工作不到位,质量较低。国内多数林场都存在树木良种造林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林生产质量,也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此外,树木造林质量较低。且与造林数量之间存在失衡的问题。一些林业局对本地区的林业生产并不够重视,倾向于关注施工进度。没有对造林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

1.3林地资源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或者推诿责任的现象,林地资源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甚至会提高林场火灾事故和林木盗伐的发生率,直接影响着营林造林的生产效益。

2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践策略

2.1增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先进性。要提高林场生产管理的先进性。应该积极引入高科技产品,或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迎合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对营林生产管理带来的要求。首先,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可以包括计算机、信息传输、实时监控与通讯等方面的先进设备。例如林场管理人员可借助实时监控设备来全面收集营林场地各个点的具体情况,在监控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信息传输设备传送到计算机设备中。然后借助计算机设备显现相应的监控画面。及时发现林场中的异常状况,通过预警装置可及时下达指令,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营林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或者发布一系列有效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对市场需求进行考察与研究的相关内容。相关单位或企业可以构建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让相关人员能够便利地查询各地木材品种、价格以及数量。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最后。提高营林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为真正实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先进性打下坚固的基础。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这个方面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在2017年组织了Are GIS软件基础操作和制图的培训活动。充分认识到了营林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性。要求相关人员全面掌握相关软件操作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林场致力于构建先进的营林管理系统。注重实地操作。并且积极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旨在推进“智慧高峰。智慧林场”建设的发展。

2.2加强良种造林力度,提高造林质量。良种造林对于提高营林造林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在2017年上半年,该林场已经完成的造林面积达到4.4万亩。这一造林数量占据计划造林面积的63.8%,即造林面积同比增长了57.1%。这反映出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对抓好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造林质量。该林场采取了新的技术措施。首先,林场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推广运用保水剂。旨在保证并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其次。该林场完善了营林单位的管理办法。以往该林场的各个营林单位在完成造林任务后,需提交验收单进行报检。如今林场把检查验收的权限下放到了基层人员的手上。从而增强了营林单位管理工作的灵活性。提高了管理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中,各营林单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质量检查组与监督组,旨在保障营林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推进造林进度的同时,注重提高造林质量。到了2018年。东升分场更是抓住了造林的黄金时期。杉木苗的种植数量达到了50200株。该分场在造林过程中,严格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良种壮苗,注重季节造林。并且严格控制造林质量,甚至做到科技兴林。和林科院合作。选用了杉木楠木良种基地良苗,构建了造林务工人员、造林技术人员和护林人员共同组成的先进队伍,使用保水剂进行植苗,保障了苗木在生长初期的水分营养,将良种植苗与保证质量落到了实处。此外。林场还通过抓好挖坑密度检查、强化施肥过程监督与加强机械化林业生产等三个举措,致力于提高营林造林质量,且获得了较佳效果。

2.3将林地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增强营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将林地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是提高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近些年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针对这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比如容县造林部在2017年就召开了专题学习会,其党员干部都加强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共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强化了自身的履职意识。也增强了其担当精神。致力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应要求。为落实林地资源管护责任而奠定法律法纪的理论基础。又比如在大塘分场,落实了林地资源管护责任到人的重要措施。在选择负责人时。充分考虑了林地距离、林地资源的集中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等因素。设立护林队长、副队长和护林员等组成的小组。层层落实林地资源管护的相关责任,承担起护林防火、安全生产以及防止林木盗伐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内容的管理职责,可极大地提高林地资源管护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针对原有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并且收获较佳。为国内其他林场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但是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仍然走在积极探索富有高峰特色的可行发展道路,要始终遵循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生产管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