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书法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与对策

2018-08-22牛玉萍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研究对策

牛玉萍

摘 要 目标定位:以写好汉字为基本要求,初步掌握书写基本技法,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进行必要的书法启蒙。培养书写兴趣:言传身教,教师为学生作好示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习之初,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成果激趣,及时肯定。精讲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读帖,细致地观察,分析。利用多媒体将教师书写示范放大,再现书写过程,突出重点和细节。分组辅导:教师在小组示范,并纠错;在小组内培养小小辅导员。

关键词 书法教学;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209-01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进校园,从小培养孩子对汉字的规范书写和对书法的热爱,既是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陶冶性情、涵育人格的教育教学手段。目前许多学校已把书法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设了书法课或书法第二课堂。然而,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着他自身的规范、要求和艺术规律。当前小学书法教育既面临着新形势的严峻考验,同时也受到孩子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制约。书法教学尤为艰难。作为一名小学书法启蒙老师,我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目标定位的问题

当前小学书法教学的误区之一是目标定位过高。学习一段时间后,家长、校领导或学生本人就希望能写作品,参加比赛或展览。达不到期望,就会失望、倦怠、甚至放弃。我觉得对小学书法教学应当有一个适度的目标定位——即以写好汉字为基本要求,初步学习掌握书写基本技法,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进行必要的书法启蒙。重点是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笔法训练,鉴于小學生学习书法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对他们的书法指导必须有重点,不能贪多,更不能急于求成。

二、兴趣培养的问题

在担任学校书法兴趣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同学开始还有学习的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就打退堂鼓了。究其原因,一是书法学习最初往往要从最简单的基本笔画开始,同一笔画,同一个字要书写多次才能掌握要领,这样的临习很枯燥、很乏味,一些学生对反复练习感到厌倦;二是书法的规范性强,一点一画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一些学生受不了拘束;三是书法本身需要安静,而对于天性爱动的孩子来说,安静就是一种桎梏。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培养学生对书写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书写的快乐,从而爱上书法,我在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和探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榜样引领。首先,言传不如身教,要使学生产生学习书法的冲动,就要用书法的美打动他们,老师的示范作用是最直接的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写好书法作品,为他们作出榜样,唤醒学生的书法审美意识。其次是在书法教学中用一些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励学生,譬如书张芝的池水尽墨、怀素芭蕉当纸等等,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志趣,做好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思想准备。

二是降低难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指腕发育还不完全,所以教学目标不应定得过高,切忌求快、贪多。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学习之初,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譬如很多老师在教楷书横竖的起笔时,上去就要求逆锋起笔,可学生的控笔能力很差,掌握不了轻重,一写就成墨疙瘩,有的甚至学了一学期,还是不得要领。所以我在教起笔时,是先教顺锋切笔,这样就容易得多,两三节课有些学就写得有些模样了,使其有了初步的成就感,等学生控笔能力提高后,再教学生逆锋起笔,学生就知道逆时轻搭锋,掌握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三是成果激趣。成果激趣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激励。一个孩子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得到的肯定越多,他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越大。所以我在书法教学中,尽力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在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上,采取每得圈6个以上的习作,就可以被展示在黑板上;每展示三次得一个星,每得一个星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每学期根据得星多少评出学习之星、优秀学员和最勤奋学员。让学生感觉到他每一次认真的书写,都是有意义的。同时适当地组织一些书法活动,如在年级或校园举办学生优秀习作展或临摹展等小型展览。

三、讲解与辅导的问题

书法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书法课堂上,个别辅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个别辅导,没有手把手的示范,没有对学生书写错误的及时纠正,是很难让学生学好书法的。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除去讲解、组织教学、点评等,学生有效的练习时间约在30分钟左右,在这30分钟的时间里,1名教师最多只能单独辅导15人左右。而班级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数。怎样解决辅导不足的问题?怎么教、怎么练才科学,才能事半功倍?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一些尝试:一是精讲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读帖,对所临的字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笔法和字形结构,对每一笔每一画的起笔、行笔、转折、收笔以及长短、方圆都铭记在心,然后再临写。二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多媒体将教师的书写示范放大、定格或慢放,再现书写过程。突出重点和细节,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看清停顿,用力的变化,笔锋的使转,行笔的快慢;让学生更直观地模仿老师的书写手势(手势可以影响书写效果),以收到最好的示范效果。三是分组辅导。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在小组示范,使学生近距离看清书写过程,并对个别学生进行纠错。在小组内培养小小辅导员,让基础好、领悟快的学生为其它同学作示范和指导。

总之,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没有千万次的纸上挥毫,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对书法的热爱是学不好书法的。书法教学,因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而缺乏相应的经验体系。并且由于书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其训练方法枯燥性之间的矛盾;少儿好动活泼与书写训练的严格性之间的矛盾,给书法教学和书法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研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