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

2018-08-22黄惠红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禽病

黄惠红

摘要:随着市场对于鸡肉、鸡蛋需求的转变。林下养鸡场因为其绿色的饲养形式而被消费者逐渐接受。从而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大,但是其禽病流行趋势也出现了新特征。所以需要在高度认识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趋势的基础之上。明确禽病的基本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为林下养鸡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趋势

林下养鸡场一般是在高覆盖率的植被中,实现养鸡生产活动这一形式的一种养殖形式,在林下养鸡环境的选择上基本以自然环境为主。林下鸡主要的饲料来源是以天然饲料与人工饲料有机结合形成;所以鸡群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之中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抗病免疫力。但是林下养鸡场也存在着非集中管理的特点。林下鸡因为四处活动,也会有接触病原体的可能。所以需要加强对于林下鸡群的观察,掌握鸡群的生理特点。按照相应的防治流程实现对于禽病的防治,从而为养殖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保障林下鸡的生产质量。

1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趋势

从目前常见的禽病流行趋势上来看,常见的禽病有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白细胞原虫病、隐孢子虫病、鸡球虫病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这些病症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发病率,并且传染作用较大,其禽病流行趋势主要呈现出了多个特点:首先一些常见的禽病会发生病变,鸡群病毒的抗体增强。并且在发病规律与发病特点上出现了进化与变异现象,致使一些疾病的症状不是十分典型。很多林下鸡群整体生长发育受到了相应的阻碍。事实上也因为林下养鸡场的这种养殖形式,所以在防治与管理的过程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障碍。

除了已知的禽病之外。一些新禽病也在不断传人,而且鸡群的新疫病每次都会大规模大范围流行。会给林下养鸡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趋势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林下鸡常见的禽病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这就给后期林下养鸡场禽病的治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比较常见的混合感染的疾病都是以新城疫禽病为核心的,比如新城疫与马利克疾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禽流感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等。这些都使得目前的临床症状体现呈现出了复杂化的基本特点。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升。其中鸡球虫病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病发的具体体现之一。一般而言在林下养鸡场病发之后。会给养殖户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相应疾病的免疫效果。引发相应的感染问题。所以想要从根本上加强林下鸡场禽病的防治工作。就需要在明确林下养鸡场禽病流行工作的基础之上,促进禽病的预防与治理,掌握并了解禽病病发的基本特点。从而推动林下养鸡场的发展。

2林下养鸡场禽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强对于林下养鸡场禽病的治理。林下养鸡场一旦发生禽病,要利用化学治理、物理治理等多种手段。去实现禽病的处理,避免禽病影响范围扩大;比如在影响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鸡新城疫疾病作为一种急性败血症传染病,鸡群一旦染病就会表现出拉稀、痉挛、呼吸困难等现象,产蛋鸡的产蛋下降,并且具有较多的软壳蛋、畸形蛋等,因为鸡新城疫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感染的,而禽病的传染途径还有粪便、饲料以及饮水等多个方向。所以在后期的治理过程之中,应该加强对于林下鸡群的观察。病鸡一旦发现。立刻进行隔离。注重空气消毒工作。可以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或者含变异毒株新城疫油苗进行接种注射。以此避免疫病的扩散。

往往病鸡一旦发病,致死率相对较高。而且还存在着其他疫病交叉感染的可能。所以需要配合相应的病鸡处理手段。实现根本性的消毒工作。如果病症不是十分严重,比如以拉稀为主要病症的病鸡,就可以采取清瘟败毒散、多维素等药品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接连使用三天就能看到疗效;如果是以呼吸道为主的鸡新城疫。在病发之后可以使用喉炎净散和多维素有机结合的形式进行治疗。都能够有效抑制林下养鸡场禽病的发生。此外还有类似禽流感这类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整体临床症状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腹泻肠炎等状况。而针对此类禽病进行治疗时,目前还没有专业有效的特效药物,可以通过使用金刚烷胺的方式。去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中西结合来对抗病毒。一般较长使用干扰素、多糖、金刚烷胺、阿莫西林配合设计的形式。再结合抗菌素来治疗病发感染,防止病鸡出现继发感染现象。

2.2加强对于林下养鸡场禽病的预防。在常规的预防措施上。一般选择环境清理与疫苗注射的手段。来改变林下鸡的抗病能力,避免林下鸡有机会接触病原体与污染源。通常在林下鸡养殖过程之中。都会遵循良种先行的原则,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来选择纯种的土鸡。这样的鸡在日常散养过程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尽量不选择肉鸡杂交品种。从疫苗注射预防方面来看,林下养鸡场在进行林下鸡养殖的过程之中也需要在动物防疫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从而实现对于相关禽病的预防。比如在禽流感的防治过程之中。适当进行预防接种是防治禽流感病发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在疫情流行相对严重的地区。及时进行疫苗的注射。能夠提升鸡群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野毒攻击。

目前我国在林下养鸡场禽病免疫程序设定上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体系,根据林下鸡周龄的差别。去使用不同种类的疫苗。根据相应的接种方法进行接种,从而实现对于禽病的预防,在林下鸡一日龄时在颈背部进行马立克氏HVT疫苗的注射、一周龄到两周龄则可以利用饮水、点眼等形式进行新城疫疫苗、法氏囊炎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注射,而到了八周龄则可以使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鸡群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等。这些都是接种程序中的规范操作。养殖户需要在防疫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林下养鸡场的养鸡状况进行改善,从而实现禽病的预防。

在林下鸡的日常管理过程之中。还要注意其放牧形式,一般是雏鸡达到三十日龄之后才能够放到林地里,这样能够避免鸡群因为自身免疫体系不健全而患病。而饲料的使用上应该以自然饲料为主。人工饲料为辅。饲料喂养的方式应该依照鸡苗的实际情况进行决定;为了较好地预防禽病的发生。在前期的饲料管理中养殖户就可以进行预防性的投喂药物。并且对于林地进行消毒与清理工作,避免鸡舍出现细菌与病原体滋生状况。定时更换水源。

3结语

林下养鸡场在进行鸡群饲养的过程之中。仍然可能发生相应的禽病。所以养殖户需要在明确禽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趋势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饲养方式的调整,加强禽病防治手段的应用,通过注射疫苗、注重环境消毒、加强病后治理、掌握病发规律等多种方式。来为林下养鸡场林下鸡的安全养殖奠定管理基础。提升林下鸡养殖的可行性,从根本上将林下养鸡场禽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禽病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封二)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四种禽病流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及管理方式研究
春季禽病防治措施
基层兽医防治禽病的做法分析与解读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家禽生态化饲养及禽病防治探析
浅谈2016年禽病流行规律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