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害成因及其防治

2018-08-22王秋峰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常见病害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王秋峰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高,种植面积大,且营养丰富,在工业生产方面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本文试分析玉米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对如何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玉米;常见病害;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玉米在其生长的整个周期当中,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其品质。因此,加强玉米常见病害防治,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玉米产品的质量。非常关键且有着重要意义。

1玉米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1.1玉米大斑病

1.1.1主要症状。玉米大斑病的发病规律是“先叶片后叶鞘和包叶”。即,感染顺序是从玉米叶片开始,随后向玉米植株叶鞘和包叶蔓延。对田问玉米来说。其发病顺序为先下部再上部逐步性蔓延和发展。平发病初期。玉米植株的叶片在表面上,会产生青灰颜色的斑点,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展到叶片的两端并逐渐加深颜色,成为黄褐色或在边缘呈现出褐色,其病斑大小不一致,呈现為梭形。发病后期,植株叶片病斑会产生裂纹。待病斑连接成片时。玉米叶片会全部变黄并枯死。

1.1.2发病原因。玉米大斑病从其发病的原因来说。是由于该病病原体为“大斑凸脐蠕孢”,这类真菌发生作用的适宜性温度是18-22℃最为适宜。在阴雨天气下,该病原菌会因温度条件适宜而快速增长并持续性蔓延,造成玉米发病越来越严重。

1.2玉米小斑病

1.2.1主要症状。玉米的小斑病与大斑病,这两种病害有着不同的症状。大斑病症状体现在玉米植株的叶片上,小斑病的病害症状却是同时体现在玉米的各个部位,如叶片、茎、穗、籽等。而且,病斑形状以椭圆形居多。长发型和纺锤形占少部分,斑点颜色多数呈现出黄褐色或是灰褐色。

1.2.2发病原因。玉米小斑病其病因同样是由于真菌感染。其病原体为“半知菌亚门”,是“玉蜀黍平凹脐蠕孢”。该种病的发病规律是在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25~C。且在阴雨天气时,才会发生该类病害。

1.3玉米病毒病

1.3.1主要症状。玉米病毒病分为两种,即:一玉米矮花叶病;二玉米粗缩病。前者可发生于整个玉米生育期,自出苗至七叶期。是最容易感染的时期。在苗期发生该病时。现象是自心叶基部开始出现褪绿的“条点状”花叶。随后逐步向全叶扩展。造成叶肉组织因失绿变对黄色,形成显眼的黄绿色相间的条纹。发病严重的病株无法抽雄结穗甚至会提前枯死。后者的典型性症状是植株矮化。玉米呈现出暗绿色。叶肉会呈现出粗厚僵直的状态而且弯曲成弓的形状。叶背面、叶鞘以及苞叶叶脉上面,产生隆起状短条纹,病株高度小于正常健株二分之一。不能抽雄和结穗。

1.3.2发病原因。玉米矮花叶病主要是由蚜虫传播,它不但传播病毒,还直接严重危害玉米。蚜虫对玉米刺吸的同时。还会吐出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的唾液,使玉米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传播多是由灰飞虱。其传毒是持久性的。

1.4玉米青枯病

1.4.1主要症状。玉米青枯病发生时期主要是灌浆末期,属于暴发性、毁灭性的一种病害。产量上损失十分巨大。其症状时在玉米灌浆末期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如同被开水烫过,出现干枯和褪色;果穗会产生下垂。苞叶会直接枯死;茎的基部在最初发病时呈现出水浸状,随后逐步变至淡褐色。手握时有空心的感觉,多发生倒伏。

1.4.2发病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镰刀菌或腐霉菌的侵染。多由于灌浆至乳熟期下大雨而产生。其重要发生条件是土壤含水量过高。

2主要防治方法

2.1玉米大斑病。首先,选取抗病玉米品种,以从源头上杜绝产生该病害;二是采取各种农业措施,如采取轮作方式,进行倒茬深翻;对玉米田间的病残体直接清除;在发病初期清除患病叶片、加强肥水管理;以喷洒农药方式来进行防治等。

2.2玉米小斑病。同样。该病也应该从选择抗小斑病品种为源头。对于小斑病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地区,应选择同时抗大、小斑病的“自交系或杂交系”品种。此外。还可采取“及时清除残留病株体”、深耕翻作。捣碎患病植株、快速摘除病株底叶等有效方式。如摘除玉米病株下部病叶。其效果十分明显,可增产1成以上。此外,还可以采取增施肥料和药剂防治的方法来进行。药剂防治有多种农药可以选择,如:50%敌菌灵;75%代森铵的800倍液等。喷施最佳期为“心叶末期至抽丝期喷施”,频次为1次/周。连续喷周施2次~3次即可取得较好效果。

2.3玉米病毒病。该种病的防治同样应该从源头上抓起,选用抗、耐该病毒的品种。在药剂防治上。应注意的是喷施药剂的时间应是蚜虫和灰飞虱这类害虫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如。可以使用氧化快乐果(40%浓度3 000倍液)。此外。还应该加强栽培方面的管理。以提升玉米植株在抗病方面的能力。

2.4玉米青枯病。一般以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栽培时注意排水以及药液灌根(如康正雷的1000倍液)

3结语

总之。玉米常见病害种类多,原因复杂,应该根据其发病规律来做好防治,只有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促进稳产和高产。

猜你喜欢

常见病害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