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

2018-08-22梁静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练习课教学设计

摘 要 练习课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在“用数学”这个教学内容里,如何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好所学知识,本教学设计有效的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从而培养了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 练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160-0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用加法计算和用减法计算两种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正确掌握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4.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今天我们先来个小竞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21页第3题)

2.从口算题中得到数学信息。

师:题目中减法有几道?加法有几道?一共有几道题?

3.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三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4.学生思考后汇报,引出课题“用数学”。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新旧题型对比,明确正确的解题方法。

师:小兔子们见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想参加我们的学习,欢迎吗?

出示题目: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指几名学生进行题目的叙述:

问题1:左边有7只小兔子,右边有8只小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问题2:白兔有9只,黑兔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第2次提问前在主题图中加上“一共有15只小兔子”,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3:一共有15只小兔子,左边7只,右边有几只?

问题4:一共有15只小兔子,黑兔6只,白兔几只?

学生思考:这两题的问题和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分别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后反馈。

生1:问题1、2中两个小问题都是求小兔子的总数,而在问题3、4中小兔子的总数变成了已知的条件。

生2:问题1求小兔子的总数,就包括左边的小兔子和右边的小兔子;

问题2求小兔子的总数,就包括白兔和黑兔。

生3:问题3小兔子的总数是15只,除了左边是7只,剩下的就是右边小兔子的只数。

问题4小兔子的总数也是15只,除了黑兔,剩下的就是白兔了。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汇报。

(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兔子们学习了一会,觉得肚子很饿,于是派了两只小兔去拔萝卜。出示题目。(第21页第2题改编)每人要拔15根萝卜。引导学生看图,弄清题目意思,通过对话引出需要的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订正反馈。

师:小兔们吃饱后,有几只来到了森林玩,遇到了它们的好朋友的小鸭们,你们瞧:

出示情景图。(第22页第7题改编)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减法的呢?会解答吗?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在小组内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全班汇报,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集体评议各组表现。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用生活中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師: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许多小朋友都能积极的举手,积极的和其他同学讨论交流。谁来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我的计算更快更准了。

生活当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知识真有用。

作者简介:梁静(1981-),女,重庆,汉族,现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练习课教学设计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四项对策探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懒”出来的精彩
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流程与组织
让数学练习课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