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节俭意识的培养

2018-08-22周良英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周良英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俭意识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一些不合理的消费、不良的生活习惯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而幼儿正处在初步认识事物、判断事物能力比较差的时期,导致幼儿的节俭意识很差。本文根据目前幼儿节俭意识所出现的问题,从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三个方面全面的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节俭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93-01

所谓节俭,就是勤俭节约,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勤俭节约也指辛勤做事、爱劳动,不浪费,有节约的观念。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任何时代都必须提倡发扬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节俭意识却越来越差。同时,对于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辨别是非、好坏能力比较差的幼儿受一系列环境的影响,节俭意识更加淡薄。

一、幼儿节俭意识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很多幼儿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饭时弄得满桌子都是,经常出现不喜欢吃的饭菜只吃几口就倒掉;衣服旧了就不穿了,玩具不喜欢了到处乱扔;刷牙或洗澡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水龙头;也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在幼儿园挑食的现象比比皆是;面对开着的水龙头,许多幼儿视而不见;在上手工制作课时,不知道合理利用纸张;在图书角里看书时,会把书撕烂,不知道爱惜书等等。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二、影响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从当前社会来说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享受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也日益发展起来,摆阔气、讲攀比、比吃穿,奢侈浪费享乐之风也不断滋生和蔓延。社会思潮对幼儿影响和熏陶,正是这种不良风气影响了下一代。

(二)从家庭情况来看

很多家庭过分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在物质上首先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结果导致孩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思想。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现在的年龄小,什么都不懂,没有到培养他们节俭的意识的时候。家长的这些思想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的形成有着消极的作用。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三)从幼儿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情况来分析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于德育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学知识的需要,几乎就放弃了德育的内容。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的教育。其实面对着现代多数家长的观念和现如今社会的大环境,教师们也是力不从心的。甚至教师本人也没能做到“勤俭型”的教师,因此在幼儿园的一些行为习惯也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幼儿。

三、根据以上原因总结出的对策

(一)从社会角度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发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二)从家庭角度

家庭是幼儿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劳动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比如有的父母花钱大手大脚,滥买东西,不注意节约,孩子当然也会不注意节约。因此,平时家长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注重细节,教幼儿学会怎样正确花钱,懂得节俭,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

(三)从幼儿教师角度

1.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生活和学习中除了父母和幼儿离得最近的就是老师,幼儿园的老师自身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每一位幼儿,他们会模仿老师的很多做法。因此,老师应规范自己的行为。

2.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

故事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的特点会使幼儿不厌其烦的听,他们往往会把故事和现实生活混淆,它促使幼儿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根据学前阶段幼儿思维“拟人性”的特点,可以将故事拟人化编成情境剧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幼儿面前,用情感打动幼儿,促使幼儿对节俭的深刻认识。

3.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

有目的的开展一些游戏,将节俭意识渗透到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利用废旧的物品做成形象生动的物体,让幼儿从中感知节俭的重要性。例如,利用空纸盒、易拉罐、旧图书、破损玩具的零件、精美的食品包装等,制作成简易的教学玩具。如利用塑料纺织带制作跳袋、用空瓶子制作哑铃等,从而增强幼儿的节俭意识。

总之,培养幼儿节俭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缺一不可。三者相互渗透,彼此依赖既相互独立,又互为统一,相互制约,又互为促进,以其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似性、途径和方法的互补性构成一个完善的德育运行系统。使幼儿逐渐的养成节俭的意识,促使幼儿智育和德育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平.怎样培养孩子好习惯[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2011.

[3]盧风.环境教育须从幼儿教育抓起[J].环境教育,2011.

[4]陈维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节俭习惯的实验研究[J].华章,2010.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