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表达,提高习作水平

2018-08-22王忠春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积累热情

王忠春

摘 要 提到学生习作,不仅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老师也感到“头疼”。如何让学生、老师走出这一怪圈,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有了亲身的经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具体形象,有血有肉,达到自由表达的意境。

关键词 兴趣;热情;生活经历;积累;方法指导;自由表达

中图分类号:R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232-01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感觉习作是学生们一件十分畏惧的事。大部分小学生的见识少,知识面窄,阅读量也不多,提到习作都有“恐作症”之感,孩子们无话可说,也无材料可写,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又不可能回避,从当前的应试考试看,语文试卷小学高段作文占了卷面35分多,按理说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我们老师往往在习作课上讲得口干舌燥,从怎么审题、怎么选材、怎么谋篇。老师一头热,学生一头云里雾里,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课标》中对于写作要求新增了“鼓励多写多练,加强平时练笔指导”等等。我感受颇深。我根据长期以来的习作指导经历,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进行尝试。

一、兴趣引路,激发写作热情

正如一教育家所说:把学生的兴趣热情激发出来,习作课学生会当礼物来接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顺应儿童天性,追寻习作的本源,趣味引路,在情景创设中突显学生的表达,使学生会表达。如我在指导写《我名字由来》,通过班上名字,讲解,学生听着就津津有味。其中一学生作文写到“我的爸爸姓王,自然我就理所当然姓王了,可是我爸爸为什么给我单取个“宇”的名字呢?我思来想去,原来我的妈妈姓“余”,余和宇是谐音,表面上让我永远铭记生我的父母;更深的含义让我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能忘本,无论亲情还是友情,都要滴水之恩,需涌泉相报。

二、创设在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

“习作不是为了考试,习作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此我对学生习作要求不高,一步一步的教,不着急。什么是好作文?知识真实,情感动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就是好作文。课标建议多写,多练笔,那写什么,练什么?我认为最好是根据学生的切身生活体验,鼓励他们自然表达,真实表达。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讓学生星期天在家里参加家务劳动,帮忙打扫等,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因此,要坚持习作与生活相结合,习作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的不良习惯。这样做:即提高学生写作才能,有隐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力求拓宽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创设轻松环境使其愿意表达,给他们充分地展现选材的自由,感情表达的自由,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如一次在班级中做一个传达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先请一位学生上来,教师悄悄告诉他传话的内容,让他把这句话悄悄地传给另一位同学,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结果与第一个同学的传话内容大相径庭,学生哄堂大笑,彼此责备。我问:“你们想把这件事告诉谁呢?”有一个学生说:“我想把这件事说给所有的小朋友听。”“那你怎么去告诉他们呢?”“可以写作文,登上报纸。”“可以写信。”……我趁着学生的兴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一堂有趣的语文课》就这样写成了。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指导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课标》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除了技术指导之外,更要有选材的训练,感悟生活的训练,从而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强烈的表达冲动,这不仅是培养习作的能力,更是培养一种积极真实的生活态度。观察是习作的源泉,观察是习作的基石。没有观察,就像肚子里就没有货,自然就写不出习作来,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孩子们从现在做起,将眼睛变成敏锐的长镜头照相机,走到哪里就瞄到哪里,瞄到哪里就思考在哪里,用头脑作底片,将瞄到的景物、人物、事件等记录下来,由此养成时时勤观察,且观察时要求学生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择的是什么的景物?(2)景物的特点怎样?(3)观察后,表达的顺序怎样?

四、课内课外积极运用,形成习惯

课外积累是水,课内积累是渠,只要两者相得益彰才能激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一切水到渠成。做到“得法于课内,得意于课外”,课内促课外,课外补课内。我平时习作教学中,教导学生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班里组织课外读书比赛,每三周读一本好书,并把新课标规定的一百六十篇诗文和八十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求广、求博。每人准备一本“采蜜集”,抄写,默背,像名家一样勤抄书、勤读书、勤背书,欣赏别人语句美妙,布局谋篇的精巧,文章构思的匠心等等。

总之,我们只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只要持之以恒地尊重各年龄学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扎扎实实进行各个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表达,学生的习作能力必将“步步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J].小语课标,2010(01).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积累热情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热情的小山羊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