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2018-08-22袁旻

财会学习 2018年22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审计风险

袁旻

摘要:本文就信息化审计风险特点、造成审计风险其成因、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与剖析,提出了完善信息化审计的策略。旨在审计同仁增强审计风险意识,降低审计风险概率,提升信息化审计工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风险因素;审计风险

当今,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审计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审计。信息化技术在给审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挑战。因此,规范行业组织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行业标准;建全审计工作流程,对传统信息化审计进行重组;审计工作人员应自觉强化风险意识,避免审计风险。只有通过政府、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信息化审计风险特征及成因

(一)审计的风险特点

1.审计风险的必然性

信息化审计风险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审计活动过程中,人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控制审计风险,減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概率,把损失降到可接受程度,但却不能完全规避风险的发生。

2.审计风险的广泛性

信息化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可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这种风险存在于每个信息化审计可能失误的环节,而每多一个环节,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的存在。

3.审计风险的隐蔽性

审计人员在执业上的约束程度和相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了审计风险中的潜在性。信息化审计风险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只有在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一定损失的情况下,这种表现才具实在性。

4.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审计人员对未意识到某些情况造成的风险,或许并非故意所为,无意接受的审计风险,而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

5.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但通过专业技术和实战经验,识别相应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审计风险,使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造成审计风险的成因

1.审计环境复杂性

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内部层次的增加,自身审计环境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对审计数据的篡改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审计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使信息化审计失去了原本的审计质量,增加了相应的审计风险。

2.观念认识不足

大部分内审人员对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向信息化审计工作过渡的意识不足,延缓了推进内审工作信息化的力度。

3.相关审计制度不完善

信息化审计的制度不充分、不健全,管理不科学,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审计人员的工作进程没有具体的指南,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了法律障碍。对制度内容含糊不清,仅凭借各自的经验各显神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有些审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审计工作不负责任,自然不会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果,也会产生会计审计风险。

4.审计对象与内容的扩大

审计的对象是其进行监督的客体。随着经济逐步扩大,审计的对象与内容越来越多,且有隐性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并呈现相互融合的变化趋势。这种日益复杂的交叉趋势,使审计工作的难度增大,审计人员作出准确结论的难度就越大,审计工作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5.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

目前,审计工作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如财会、审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因此,审计人员应具备综合性知识和技能。而今,复合型会计审计人才短缺,阻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审计信息化建设。

二、降低审计风险概率,提升信息化审计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审计制度和原则

在审计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为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应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部门内部的科学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完善职业道德守则,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纪律和审计制度意识,让审计人员有严谨的规程可循,确保更好的履行审计职责。规范与完善审计原则,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强化有效监督和问责机制;建立信息化审计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审计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加强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适应审计信息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概率。

(二)定期核查审计工作

为规避一定审计风险,促进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发展,审计部门应定期核查审计工作情况。核查被审计对象使用的会计软件主要功能以及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概率;定期考核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执业谨慎态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

(三)加强审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体,应加强各类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在审计实践中学习审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掌握技能,积极推行终身教育。使审计人员不断充实知识结构,拓宽审计思路,改进审计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综合能力。同时,引进审计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化审计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对审计工作中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视。此外,财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统计也应加强财务数据统计工作的风险意识。“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使工作中的隐患风险及时发现处置,避免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发生。

(五)注重信息化资源共享

促进信息化审计快速发展,紧紧围绕计算机是不够的。共享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资源,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审计,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作全程监管,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审计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为了有效规避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地位,规范行业组织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行业标准。对传统信息化审计进行重组;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注重信息技术资源共享,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试论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J].时代金融,2015(6),

[2]景丽.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4(19).

[3]王瑞华.基于会计审计风险缘由与会计信息化审计对策的剖析[J].商场古代化,2014(27).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审计风险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