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2018-08-22王忠琼

读写算 2018年7期
关键词:理性思考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王忠琼

摘 要 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和弊病,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教学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行为习惯到模式和方法,都是创新的重要环节和巨大空间,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理性思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47-0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等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创设情境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过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采用“老师讲,学生听、做笔记”的单一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单调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设一些有趣积极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例如,在给学生介绍图形的时候,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玩具和模型,在课堂上把这些东西分发到学生手中,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基本的形状,要求学生对这些玩具和模具进行图形分类,玩具和模具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分类的过程中。

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们往往见仁见智,利用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然后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通过聆听别的同学的不同想法,能够帮助自己拓宽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传统的数学教学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数学练习题的运算,学生在机械重复的做题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消磨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和热情,造成他们思维活跃度的降低,为此,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习题的练习,不在于对学生强化原有的解题方法,习题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掌握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巩固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论,用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频率,从而帮助他们培养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激起思想的火花,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数学教学氛围中感受思考的魅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从营造教学氛围入手,课堂教学方法转变

让课堂活跃起来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就在课堂教学中,一是采取教师的直观演示,如实物、图片、教具和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二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学生感官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用触摸得到的实物让学生从表象上感知所要学的知识,如通过摆积木、垒砖块、叠纸盒等方法来认识长方体、正方體、圆柱体等等;三是学生的角色扮演等形式,如在余数教学部分,我们就用分小玩具、分泡泡糖、分水果或分小棒等游戏活动(如7颗糖果平分给3个同学),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感观活动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表象,从而懂得了余数及其相关的知识。当然,活跃课堂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得轻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提高相应的素质,这一目的不能偏离,无论是教学程序还是具体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爱好和需要,采用现象生动、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方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尤其是在主动积极参与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要利用现代教学,必须解决一个长期“横”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教学方式的模板化之矛盾。一个班的同一科成绩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统一的、单一的、僵化的模式去教学,其成绩是很难从整体上根本上提升的。

四、从教学理念升华,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

我们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高高的讲台上口若悬河、独家鸣放甚至是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眼巴巴地被动地端坐着听,任凭老师单向地满堂灌。而学生的身、心都处在教学活动的“圈”外,完全处于“静”的状态,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动态中来,即便是老师提问或抽问,也只是偶尔为之。所以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在老师太强势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根本就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深究个中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教学理念出了偏差,进而泛显在教育体制层面上,从根本上转变这种理念已成为必然。

五、结语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参考文献:

[1]李新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2]谢传健.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

[3]走进新课程丛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理性思考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