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8-22石玲玲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石玲玲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文章选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91-01

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能力,教师需要牢牢把握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到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只有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展开资料的收集与探究,同时也只有具备了大量的知识积累,以及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这也构成了本篇文章索需要探究的主题。

一、创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只有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基于这一要求,教师一定要积极创建趣味性的课堂教学,通过丰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结合小学生的基本特性,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与趣味的教学手段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动中,这才应该是教师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阅读课《燕子》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带领学生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句,并且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燕子。那么,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景,从而有效的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性和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让学生感受春花争艳,柳枝吐绿,感受微风与溪水,以及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理应充分利用新兴的教学手段,通过情景的构建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带领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种种画面,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提高學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自主学习,发散学生思维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环节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对总体的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从而将目标转化成分级任务,再将各层级的任务逐级划分成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课堂开始前,教师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即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做什么?教师在回答了这一问题以后,能够有效的明确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进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而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律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的加强阅读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词两首的学习中,小学生大都对古诗词的学习存在着畏难心理,事实上,古诗词学习的重难点在于,带领学生感受古人的写作风格,并且能够尝试将所学过的诗句运用到写作的过程中,那么,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尝试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督促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阅读的过程中,这样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与此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视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避免学生因为遇到障碍而丧失了学习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好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在给予学生以充足的学习空间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与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课后积累,提升文学素养

同样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后积累。教师可以根据课外知识的作用程度,将学习分为自由学习和定向学习,在自由拓展中,学生将独立、自主的完成各种拓展阅读,并且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例如,在有关的课后名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后积累的过程,阅读哪些书目?怎样阅读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只要相关内容与课后知识有关即可。课外探究的学习活动和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阅读的内容、阅读的主体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拓展形式,那么,教师则应该积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鼓励学生自己确定阅读主题,并进行课外积累,或是由教师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分析相应的文章、书目,从而有效的深化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无论是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根本的一点在于,要学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阅读环境,并且带领学生参与丰富的课堂阅读活动,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这一丰富的资源,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而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生性较为好动等等特点,教师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教学手段,从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进一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晶晶.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