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浅析

2018-08-22赵新春

东方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育功能小学语文

赵新春

摘要:插图使小学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插图并不是教材的附属品,而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文抽象内容的形象展示,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插图的差异化表现反映了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特点,针对这些重要影响,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进行浅析,并发掘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教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材多使用颜色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使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还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优秀的插图对于阐释文本内容起到了点拨、强调的作用,而在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数量与表现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进行浅析,以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功能,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一、插图的使用符合儿童心理与儿童思维的要求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小学时期的儿童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通过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增进对周围生活的了解,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针对6-12岁的儿童,他们思维的认知与发展处在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相较于比较枯燥的、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认真阅读的文字,图像符号对小学生来说更加直观,更容易认知理解,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而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插图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具体思维方式与喜欢鲜艳色彩等的心理需求,成为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思维中介与桥梁。

二、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功能

(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教材上的插图更有趣,当拿到新的语文课本时,更喜欢第一时间翻阅插图。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枯燥的文字容易使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生动形象、颜色鲜艳、图案设计更加卡通可爱的插图,给小学生的视觉形成强烈刺激,[1]从而吸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与好奇,使学生能快速沉浸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之中。

(二)为抽象内容展示形象情境,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对于不够直观的语言文字,插图更具备直接、鲜活等特点,优秀的语文教材插图,能利用单篇幅画面构造契合课文内容的情景,传递更多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比如《乌鸦喝水》中插图展示了乌鸦的思考过程,增进学生对于乌鸦是怎样喝到水这一过程的逻辑理解,使记忆的储存更富条理与逻辑性。

(三)利用插图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天然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与活跃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和插图进行比较,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异同,还可以根据插图创设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代入角色,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来。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最初是从观察开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文章内容的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与合理想象,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比如插图中的主要景物是什么,次要景物是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他们的;插图中图像的颜色、形状大小,人物的衣着、形貌与性格等等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符合逻辑的推测。

(五)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教材插图,不仅能充分展现课文内容,补充教材文字的细节,更具有美育功能。不同题材的语文课文,也要求有不同表现形式的插图与之搭配,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尽量使用形象色彩鲜艳可爱的卡通插图,对于高年级学生,针对不同课文内容可以使用实景照片、黑白漫画、水墨画等,比如在《桂林山水》的课文中搭配使用桂林山水的照片,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在古诗的学习中,可使用线条简单意境悠远的水墨画,[3]与古诗文留白、意境绵长的特点相应和,向学生们展示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艺术文化世界。

三、现今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插图在语文教材中收到各方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为此本文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改进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插图过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课堂教育,越来越多华丽、精美的图片也随之走入学生们的视野,这些新颖的图片音乐丰富了课堂内容,提升了学生的活跃度,但也分散了学生对于课文的关注,从而忽视了文字本身所散发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容易使语文课上学生们所关注的重点发生偏移。

为此,教师们应该控制利用插图的数量,始终坚持插图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辅助地位,既利用插图补充课文内容,又精简图片数量,提高插图使用的质量,让插图与课文相得益彰。

(二)插图的利用率较低,容易被教师与学生忽视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紧、任务重,有大量的基础知识需要教师花费时间重复讲解和强调,教材中的插图往往仅作为展示,被一带而过,而缺乏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插图的感知也仅仅停留在“好看、有趣”的认知上,对于插图的内涵没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这就使插图失去了对语文教材的补充、进一步阐释的作用。

为此,教师们应关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所匹配的插图,引导学生做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不能把这些插图作为装饰性的部分,提高插图的利用效率,使学生们对于语文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刻。

(三)插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受限与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与插图作者本身的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性别歧视的刻板印象,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社会认知程度不够,没能察觉其中的歧视趋向,往往会直接接受图片传达出来的观念,形成不正确的认知。

为此,插图的作者与出版社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自我审核,改正这些错误扭曲的观念,;作为教师,也不能忽视这些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要加强对学生的性别平等观念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地看待他人。

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教师提高对插图的关注度,提高插图的利用效率,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增进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蔡婷婷.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功能浅析[J].考试周刊, 2016,(6):14.

[2]景锐娟,于云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浅析[J].才智,2014,(27):68-68.

[3]陈丽.刍议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美育功能[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9):10-10.

猜你喜欢

教材插图教育功能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有效性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小议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