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08-22董静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鸡蛋笔者物理

董静

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使得科学探究越来越被物理教师关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物理教学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推动学生持续有效发展.我们知道,初中物理知识有很强的科学性,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探究,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可以说,科学探究是中学生学习物理、发展自我所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也关系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自我,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更多的时候比解决问题要重要.一般来说,解决一个问题是某个人技能上的展示,而提出问题则属于创新,是某个人的思维展示,代表的是科学的进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學生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即面对物理知识能够提出新的问题,打开自己的思维.新课改也指出,“教师要启发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情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两个物体进行碰撞,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之后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个情景能够想到什么?将具体的情景展示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快地融入进来,进而提出系列问题.例如,这两个物体产生的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表达这种关系?如何去验证?怎么去判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为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二、给予自由,促使学生假设猜测

假设猜测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成绩,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固定思维,使其失去了自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思维上的自由,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于事物的感知和探究,需要对记忆进行重新组合和再加工,属于想象表象范畴,有一定的创造性.而想要产生这种“想象表象”,就必须有个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笔者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自由,促使学生面对物理知识进行假设猜测.

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教学内容时,笔者指出:“一切物质温度升高时,会从固态变成液态,从液态变成气态.”之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知和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对物理的认知提出了系列假设猜想:假设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木头在燃烧时应该成为液体,但是实际上却是木炭;鸡蛋本身是液体,它加热之后应该是气态,但实际上成了固态等.自由的氛围带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去猜测、推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联系生活,强化学生实践探究

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在于科学事实,而科学事实的形成和展示即是实践.无论遇到哪些问题,想要验证哪些猜想和假设,都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诸多物理实验,其作用一方面以实践展示原理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科学探究是一个启发,有着潜在推动的作用.然而,教材中的实验更多的是展示,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缺乏挑战性.鉴于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关系的密切性,笔者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素材、生活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实践,以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初中物理入门知识中的“科学之旅”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通过教材中指出的科学之旅实验去进行实践、验证.例如,“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学生将鸡蛋放在水中,鸡蛋是浮不起来的,往里面加一定的盐之后,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惯性”实验,生活中检验鸡蛋的生熟,可以在桌子上转动鸡蛋,能转起来的是熟的,转不起来的则是生的;人们在坐车时,汽车刹车或者拐弯时,人的身体会跟着进行前倾或侧倾等.

总的来说,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核心性能力.它有独特性,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和自我发展.初中物理作为学科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立足学生实际,不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让学生在了解物理知识本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在科学探究中实现自己的学习价值.

猜你喜欢

鸡蛋笔者物理
只因是物理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认识鸡和鸡蛋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