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可融性研究

2018-08-22李光明杜巧玲

东方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融合

李光明 杜巧玲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对于实践的重视,对于人的尊重,以及二者在教育特征方面的互补,内在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融合内在的可行性。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是时代课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引,它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高校;融合;文化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根本,以中国的具体实践为基础,以培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它为中国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基本,同时也是最根本的思想保障与精神支撑。在高校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指导思想,它已经通过有形的书本,无形的教育宣传,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层面的“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到街坊四邻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到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再到国家的“独立、富强、民为贵”。在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提倡“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高校教育方面,我们也越来越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并重,体育与审美等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这就注定了它的两面性——糟粕与精华。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时代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的宝库,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融合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立足点是对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它的目标追求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仁孝”“德”为基础,到“四维八德”的渐进发展,致力于实现人人贤、圣的大同社会。

1、二者对于实践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在表现形式,教育过程,思维方式等是存在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教育形式才得以多样化、丰富化,才不会形成“一个模子的人”。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②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认识物质世界,认识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着重强调当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今天的付出、辛勤,达到美好的明天。

2、二者对于人的尊重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③。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观对于人的尊重,对于国家的尊重。“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夫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⑤。马克思主义观对于人的尊重体现到了历史创造者的高度;传统文化教育人们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人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相似性体现,是二者在现实融合的共同的理念基础。

3、二者特征的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商品本质的剖析与批判,并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总结。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要代表,以“德”“仁孝”为基础,向人的精神深處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种“马斯洛式”的教育,是一种从解决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式”的教育,“颜回式”精神追求至上的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提供了结合点。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1、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为二者融合提供外在条件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已经形成了“4+2”的稳定模式,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却在大学教育渐行渐远,逐渐走向了被大学生“淡忘”的境地。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很好融合的重要外在问题。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党已经提出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教育部与高校应该积极响应,组织学术界与高校在理论上讨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与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是检验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新的时代问题面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的智慧有机结合,推动文化繁荣,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

2、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为二者融合提供内在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社会观、职业观、家庭观,他们在表象是不同的,但是他们本质是相同的。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西方“自由竞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高校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个人主义、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三观。因此高校教育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同时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仁孝”的基础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新三观,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条件。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接班人,应该承担责任,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吸收、融合,树立正确三观。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172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荀子.修身,中华书局,2012:33

③习近平,华盛顿州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发表的演讲,2015.9.2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56

⑤孟子·《离娄上》,东方出版社,2013.2.1.

作者简介:

李光明(1993.3-),男,河南安阳人,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杜巧玲(1994.5-),女,重庆丰都人,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