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的学习力及提升途径研究

2018-08-22姜世彩

读写算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力个性途径

姜世彩

摘 要 “学习力”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管理学院、系统动力创始人佛睿思特教授(Jay Forrester)1965年关于未来企业“学习型组织”的构想,并于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沿理论。

关键词 学习力;途径;个性

中图分类号:TH161+.5,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085-0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2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认知学教授克莱斯顿(Guy Claxton)首先提出构建学习力就是要发展学习者的学习心智,使学习者在4个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据此,他提出了学习力的“4R”结构,包括抗逆力、策应力、反思力、互惠力,最终的目标是让学习者成为具有预见性和创造力的终身学习者。

浙江大学心理系曹立人教授于2016年采用自编学习力问卷的形式对324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明高中生学习力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他提出:高中生的学习力可以4个维度表征,即:学习方法运用力、学习态度调控力、学习自控力和提问互惠力。

学习方法运用力:学习者依据自身的认知风格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获得理想学习效果的方法整体运用力。

学习态度调控力:学习者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对个体学习意愿的调控力。

学习自控力:学习者在不良学习环境中坚持学习行为的意志调控力。

提问互惠力:学习者把握学习情境恰当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促使学习群体提升学习效率的心理意向与能力。

二、高中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学理论基础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是12-15岁,均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可以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能力,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高中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而且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可以有意识地分配、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在处于青年期(12-18岁)后期的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即形成自我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有关自我形象的概念和一贯经验。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原有的自我进行检验和整理,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同一的自我。但是,这一阶段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角色混乱的突出”。因此,我们要从两个方面看待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科学地引导,帮助高中生向良性方向发展——独立性倾向加强,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愿望日益加深,求知欲加强,追求真理的兴趣更浓,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三、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途径探讨

(一)群体心理学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曾提出群体具有适应环境、实现目标、统一内部、维持价值四项功能。个体在群体中能够获得安全感、归属感、社会感。群体归属感是个体自觉地归属所参加群体的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二)提升学习力的途径

基于浙江大学心理系曹立人教授的调查研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群体心理学理论及高中生的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可以有以下途径:

1.以校风建设为抓手,形成团队健康的心态调控力

(1)新生暑期报到,以文字形式向学生宣传高中学段的学习特点及错误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高中学习目标、积极向上的自我发展规划,从学生终身发展及生涯规划的层面,帮助学生找到源于实现自我的学习动力。

(2)以班会、级部会、校会及学校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给学生统一思想,树立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榜样,强化群体的凝聚力,认同群体规范,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的持久性。

(3)以导师责任制为辅助手段,深入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认知层面有针对性的解决学习态度调控力出问题的学生,并跟踪到底。

2.进一步探讨时间规划与科学管理,提升学习互惠力

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团体,整体划一的学习步调,严肃有序的学习纪律,保证了团队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但不可否认,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其目的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促使学生的创造力乃至生命力的激发。

(1)改進教育评价机制,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多元化衡量教育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保留传统的知识传授、典例示范、模式化重复性训练的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引导学生在适当的问题情境下,形成自己对知识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加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2)进一步探讨管理策略,在保证良性发展的前提下,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可持续性的进行问题探讨、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生命力。

(3)以各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征集不同层次的研究课题,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形成不同的研究团队,建立多元化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夯实基础、保证正常学业成绩的前提下,通过小团队提升学习的互惠力。

猜你喜欢

学习力个性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